-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沈錫山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內科
-
去脾濕可通過按摩陰陵泉穴、足三里穴、豐隆穴、中脘穴、三陰交穴等穴位。 1. 陰陵泉穴: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按摩此穴位能健脾利水、通利三焦,促進脾的運化功能,有助于去除脾濕。 2.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刺激該穴位可調節脾胃功能,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 3. 豐隆穴:位于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它是化痰祛濕的要穴,能把脾胃上的濁濕排出去。 4.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按摩中脘穴可和胃健脾、降逆利水,改善脾濕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癥狀。 5.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際。此穴位能調和氣血、健脾化濕。 按摩這些穴位對去除脾濕有一定幫助,但需長期堅持。若脾濕癥狀嚴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4-14 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