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前山 副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肝病)科
-
引發急性肝損傷的三大常見原因有藥物因素、感染因素、酒精因素等。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阿莫西林、利福平等可能導致肝損傷;感染常見于病毒感染肝臟;長期大量飲酒也易損傷肝臟。 1. 藥物因素:很多藥物在代謝過程中會對肝臟產生毒性,如對乙酰氨基酚過量使用會造成嚴重肝損傷,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也可能引發藥物性肝損傷,抗結核藥利福平同樣有一定肝毒性。 2.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是常見的感染致肝損傷原因,如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會破壞肝細胞,影響肝臟正常功能。 3. 酒精因素: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在肝臟代謝,長期大量飲酒會使肝臟負擔加重,導致肝細胞受損、壞死,引發酒精性肝損傷。 4. 預防藥物性肝損傷:用藥前詳細了解藥物不良反應,遵醫囑用藥,避免自行聯合用藥。 5. 預防感染性肝損傷:注意個人衛生,接種相關疫苗,如乙肝疫苗等。 6. 預防酒精性肝損傷:控制飲酒量,避免酗酒。 了解急性肝損傷的引發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能降低肝損傷的發生風險。若出現肝區不適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肝病科就診。
2025-04-15 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