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志莉 主任醫師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
皮膚科
-
皮下出血和紫癜在病因、表現、范圍、按壓反應、治療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1. 病因:皮下出血多由外傷、血管壁功能異常、血小板數量或功能異常等引起;紫癜病因較復雜,包括過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 表現:皮下出血初期多為紅色或暗紅色瘀斑,顏色隨時間逐漸變淺;紫癜表現為皮膚出現紫色或紫紅色斑點,可稍隆起。 3. 范圍:皮下出血范圍可大可小,取決于受傷程度;紫癜常呈對稱性分布,多見于下肢。 4. 按壓反應:皮下出血按壓不褪色;紫癜按壓也不褪色,但過敏性紫癜有時按壓后可稍褪色。 5. 治療方法:皮下出血輕微者可自行吸收,嚴重者可能需使用止血藥如氨甲環酸、酚磺乙胺等;紫癜治療需針對病因,如過敏性紫癜可用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能需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等。用藥均需遵醫囑。 皮下出血和紫癜有諸多不同,通過觀察其特點可初步區分,但準確判斷還需就醫檢查。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4-15 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