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歲女性非經期流血,會是排卵期出血嗎?
患者性別:女患者年齡:..患者性別:女患者年齡:358月紛經期應為7天,但是到第5天,就沒有了.經期過后12天,出現了流血的現象,量很少很少,但每天都有,目前持續5天,1個月前單位體檢,B超OK,宮頸沒有炎癥,請問我這可能是排卵期流血嗎,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小丘 副主任醫師
海南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35 歲女性經期過后 12 天出現少量持續流血,可能是排卵期出血,也可能是內分泌失調、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原因所致。 1. 排卵期出血:在兩次月經中間,由于排卵所致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部分女性的子宮內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而出現子宮內膜脫落,引起有規律的陰道出血,通常出血量少,持續 2 - 3 天,一般不超過 7 天。 2. 內分泌失調:生活壓力、情緒波動、環境變化等可能導致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引起月經紊亂,出現非經期出血。 3. 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局部過度生長形成的突起物,可引起不規則陰道出血。 4. 子宮肌瘤: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當肌瘤使宮腔增大、子宮內膜面積增加或影響子宮收縮時,可導致月經增多、經期延長、非經期出血等。 5. 功能性子宮出血: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所致,表現為月經周期不規律、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出血。 出現非經期出血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性激素六項、B 超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09-22 1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