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歲女性脛骨骨折何時能下地行走
脛骨骨折何時能下地
患者性別:女
患者年齡:27
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6月18日我的脛骨骨折(距離腳踝4寸左右),倆月的時候拍片醫生說跟第一次差不多,沒大長,但是我能感覺到腿是整個的了,拆開石膏擦身子時一抬腿是一個整體了,剛摔的時候移動明顯是兩個的.但是我害怕他不長,請問我何時能下地呢(我現在能用拐杖走了,但是腿不敢垂直)有什么好方法,我需要注意什么,我到底何時才能下地,我又著急又害怕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亮華 醫師
江蘇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脛骨骨折后能否下地行走取決于骨折愈合情況、固定穩定性、患者身體狀況、康復訓練進展以及有無并發癥等。 1. 骨折愈合情況:定期復查 X 光片,觀察骨折線是否模糊、骨痂生長情況。若愈合良好,可逐漸嘗試下地。 2. 固定穩定性:石膏或內固定裝置穩固,能為骨折部位提供足夠支撐,有利于早期下地。 3. 患者身體狀況:患者體質較好,營養充足,無基礎疾病,有助于骨折恢復和下地活動。 4. 康復訓練進展:進行肌肉收縮、關節活動等訓練,增強腿部力量和靈活性,為下地做準備。 5. 有無并發癥:如傷口感染、深靜脈血栓等,會影響下地時間。 總之,脛骨骨折患者下地時間因人而異。應在醫生指導下,綜合考慮上述因素,逐步恢復行走。期間要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
2024-12-05 04:1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脛腓骨骨折? 脛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為常見。10歲以下兒童尤為多見。其中以脛骨干單骨折最多,脛腓骨干雙骨骨折次之,腓骨干單骨折最少。脛骨是連接股骨下方的支承體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連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擔1/6的承重。脛骨中下1/3處形態轉變,易于骨折。脛骨上l/3骨折移位,易壓迫腘動脈.造成小腿下段嚴重缺血壞疽。脛骨中l/3骨折淤血可關閉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內壓力造成缺血性肌攣縮造成壞疽。脛骨中下1/3骨折使滋養動脈斷裂,延遲愈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