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璠娜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腎病綜合癥可以出現尿蛋白的情況,因此需要低蛋白質飲食,可以吃動物性蛋白質,因為動物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含有必需氨基酸。腎病綜合癥是由自身免疫性反應引起的疾病,由于身體產生了抗體和抗體復合物,抗體和抗體復合物,可以沉積于腎小球基底膜,而引起腎病綜合癥的情況,需要積極的應用抗免疫的藥物治療。
2019-12-09 10: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靈恩
徐匯區虹梅地段醫院
一級
兒科
-
(1)腎衰患者應限制蛋白攝入:飲食控制可以緩解尿毒癥癥狀,延緩“健存”腎單位的破壞速度,有利于降低血磷和緩解酸中毒,但是,低蛋白飲食方案應當個性化制定,并注意營養指標檢測(如血清白蛋白、總蛋白),避免營養不良的發生。
(2)在高熱量的前提下,每天給予0.6 g/kg的蛋白質,大多數患者可以滿足機體的基本需要,而不至于發生蛋白質缺乏性營養不良。一般認為,GFR降至50 ml/min以下時,便需限制蛋白質攝入量。
(3)蛋白質攝入應以高生物效價優質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為主,如:雞蛋、瘦肉、牛奶等,應占60%以上,盡可能少食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對于豆制品,非腎衰患者不必限制,進入到慢性腎衰階段的腎病患者應列為限制攝入或不攝入。
(4)為限制植物蛋白的攝入,可部分采用麥淀粉(澄面)作主食,以代替大米、面粉。麥淀粉作為主食是因為麥淀粉基本不含植物蛋白,可減少植物蛋白含非必需氨基酸多、生物利用度低而導致的毒素產生增多。麥淀粉適用于除糖尿病腎病之外的慢性腎衰竭病人,非腎衰患者可以不用。
(5)每天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需根據患者的公斤體重換算出肉、蛋、奶的具體數量,以便病人參考;具體換算關系如下:優質蛋白質含量:1個雞蛋清≈6 g蛋白質,1兩(
50 g)瘦肉≈10 g蛋白質,
100 g牛奶≈3 g蛋白質。
(6)每日優質蛋白質總量包括一日三餐所有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如肉包、肉火燒、排骨、奶片等),而非一日三餐之外再單獨補充肉、蛋、奶等優質蛋白。
如患者吃肉水餃或肉包,瘦肉蛋白已經達到規定數量,就不用再增加肉類蛋白質補充;如瘦肉量已經達到一天的蛋白總量,則蛋類和奶類就不用再補充;蛋和奶也是同樣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