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麗芳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你好,老年癡呆的主要癥狀,有,脾氣變得非常暴躁,開朗的,變成沉默。生活開始不講衛生。這都是老年癡呆的早期癥狀。,喝酒,酒精在體內會起到,促進微循環的作用。起到御寒風濕,預防心臟病。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預防。老年癡呆。所以我建議,喝酒的時候,可以少喝,多喝。喝酒量不宜過大。
2018-06-04 09: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關磐石 主治醫師
廣州市荔灣中心醫院
三級
胸外科
-
“滴酒不沾”在人們眼中常常被形容成一個優點,但是,最近南京軍區總醫院神經內科一項研究結果卻顯示,不喝酒、多喝酒都不好,適量飲酒能夠降低60歲以上老年人癡呆癥發作的風險。專家提醒男士們,適度飲酒才健康,滴酒不沾和長期貪杯,都不值得提倡。
2009-10-29 12:06
研究
不喝酒、多喝酒都不好
據悉,最新一期《日本精神病與臨床神經科學》發表了南京軍區總醫院副主任醫師徐格林《酒精與癡呆的關系》的文章,記錄了他對176名神經內科門診病人進行對照后得出的結果。
從2007年開始,徐格林就開始對平均年齡60歲以上的176名老人進行跟蹤調查,發現67名不飲酒的老人中,患癡呆癥的人數達到30%,92名每天喝相當于兩小杯烈性酒的老人中,患癡呆癥的比例只有20%,17名過于貪杯,長年平均每天喝到兩小杯以上白酒的老人,患上癡呆癥的比例占到了50%以上。
徐格林告訴記者,他們的研究結果實際上可用“U”形曲線形象地加以表述。曲線一邊是滴酒不沾者,對應的另一邊是喝酒過度者,中間凹下去的則表示適量飲酒者。這也說明,適當飲酒能預防老年癡呆。
案例
每天一斤酒,56歲患癡呆
孫先生就是徐格林的研究對象之一。他今年56歲,有30多年的酗酒歷史,一天不喝個斤把酒就覺得少點什么。家人曾把酒和杯子藏起來,可是老孫一看沒酒,就一口飯也不吃。現在,老孫因為酗酒成了一種病態。年紀大了以后,老孫的神經也似乎被酒精“麻痹”了,常常出了門不知道回家的路,記憶力也出現嚴重下降,只認識家里人,逢年過節走親戚的時候,他常常會忘記對方是誰。無奈之下,家人帶著老孫來到了南京軍區總醫院神經內科,被告知老孫患上了“飲酒性癡呆癥”。 ,
不沾酒的她突然不講衛生了
50歲的王女士是一位工程師,從來不沾酒,而且一直以來非常講衛生,家里總是被她整理得一塵不染。可是就在近期,王女士的老伴發現她變了。一天王女士睡覺前,突然往地上吐了幾口痰,這在以前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老伴不放心,帶著王女士來到了醫院,被診斷為輕度癡呆。
酒精令人又愛又恨
酒精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讓人既怕它又愛它呢?徐格林告訴記者,酒精具有活血的功能,適當飲酒促進血液循環,不易形成血栓,特別是黃酒和白酒中含有一種叫黃酮甙的成分,能夠有效保護血管內壁,對神經元有保護作用。 但是過度飲酒也足以摧毀人們的腦組織。徐格林說,過多的酒精影響維生素B族的吸收,影響到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轉”,酒精是一種親神經物質,具有神經毒性作用,能直接殺傷腦細胞。長期酗酒者腦細胞死亡速度會加快,腦萎縮也會變嚴重。伴隨腦血流量的減少,腦內葡萄糖代謝率、腦神經細胞活性均減低,大腦功能隨之衰退。 早期癡呆有三大“信號”
徐格林告訴記者,一般來說人的記憶力在65歲以后開始退化,在這個年齡階段,應當早預防。早期的癡呆癥會出現三個明顯“信號”,分別是:記憶力嚴重下降、脾氣發生大的改變(如溫順的變暴躁、開朗的變沉默)、生活開始不講衛生。出現這些變化者都要去醫院進行早期診斷。老年癡呆癥雖然很難逆轉,但如果及時得到控制可以延緩病情。專家也建議,遠離吸煙、適度飲酒、定期檢查血壓和膽固醇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癡呆癥。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