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革平 副主任醫師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胸外科
-
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是指機體感染了具有較高致癌風險的 HPV 亞型,如 HPV16、18、31、33、45 等。感染后可能引起宮頸病變,甚至宮頸癌。其傳播途徑包括性接觸、密切接觸、間接接觸、醫源性感染、母嬰傳播等。 1.感染途徑:性接觸是主要傳播方式,多個性伴侶會增加感染風險。密切接觸感染者的生活用品也可能感染。 2.致病機制:高危型 HPV 病毒的某些蛋白能干擾細胞正常周期,導致細胞異常增生和惡變。 3.相關疾病:可引起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癌,也可能與肛門癌、陰莖癌等有關。 4.檢查方法:常用的有 HPV 檢測、宮頸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等。 5.預防措施:接種 HPV 疫苗,保持良好的性生活衛生,增強免疫力。 高危型 HPV 感染需要引起重視,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降低相關疾病的發生風險。
2024-12-01 17: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是指感染了某些特定類型的人乳頭狀瘤病毒,如 HPV16、18、31、33、52 等。這些病毒可能導致宮頸病變,甚至宮頸癌,還可能引起其他部位的病變。感染途徑包括性接觸、密切接觸、間接接觸、醫源性感染和母嬰傳播等。 1.病毒類型:常見的高危型 HPV 包括 HPV16、18、31、33、52 等,不同類型的致病性有所差異。 2.致病機制:高危型 HPV 病毒的 E6 和 E7 蛋白可導致細胞周期失控,抑制細胞凋亡,促進細胞永生化和惡性轉化。 3.感染途徑:性接觸是主要傳播途徑,此外還有密切接觸、間接接觸、醫源性感染和母嬰傳播。 4.相關病變:可能引起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癌,也可能導致外陰、陰道、肛門、陰莖等部位的病變。 5.檢測方法:常用的檢測方法有 HPV 分型檢測、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等。 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需要引起重視,定期進行篩查和隨訪。若發現感染,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2024-12-01 19:0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