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術后胃壁穿孔患者病情變化相關疑問
食道癌術后胃壁穿孔
患者年齡:59
患者性別:男
病情描述:
張醫生你好!
我父親14日晚病情加重,15日我們決定轉院去華西醫院,當時在華西被醫生直接判了“死刑”----沒法治!16日又去了四川省人民醫院,結果基本與華西醫院一樣。治療方案我總結了有以下三種:一、再次手術補上胃壁的漏口,但手術成功率太小;二、給漏口安裝金屬支架,但我父親的漏口太大(估計有三到四公分直徑)且由于手術方式不是管狀方式,能安裝上的可能性不大,就算能安裝上將來也沒法取出來;三、保守治療:營養給足,期望胸膜(或肺部)增厚能堵上這個漏口。這種可能或許連1%的機率都沒有。而以上方案在我們原來的醫院也基本考慮了這些可能。我們一家人以相當沉重的心放棄了華西和四川省人民醫院的治療方案回到了原來的醫院。但奇怪的是:我父親16日的病情比15日有好轉——高燒降到了38度左右,咳嗽有所減輕;17日我將這情況告訴醫生以后,決定再停藥一天觀察,結果17日病人體溫基本在38度以下午,咳嗽繼續好轉,18日即今天病人體溫正常,沒到過38度,咳嗽比17日還見好轉,且昨晚是術后睡眠最好的一晚,估計達到了五到七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補充:17日做了X光片和B超檢查:漏口無積液,胸腔少量包裹性積液(最寬處約1公分),于昨晚撥掉了胸腔引流管。病人停藥這四天精神狀態一天比一天佳,體力也一天比一天強。現在我的問題如下:一、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醫院解釋可能肺部有真菌感染,停用抗生素則有這情況。前幾天病人唾液吐不斷,有粘連狀。二、病人這種情況是否說明確實在往前面所提的第三種方案發展的可能?是否暫時就不至于會感染而致命?還能存活的可能性有多大?
謝謝!
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
食道癌術后吻合口以下胃壁漏
患者年齡:59
患者性別:男
病情描述:
我父親于2010年11月1日在當地醫院實施了食道癌中下段切除手術。術后第四日晚不小心弄掉了鼻飼管,第六天天開始間段性發燒(38.5度左右,最高至39.1度),第八天整天發燒,到今天是發燒第五天,醫生仍沒有給確診發燒的原因(反復檢查有:B超、CT、吞鋇攝像、驗啖、血檢、引流通暢)。我曾建議醫生是否可以考慮為肺部感染,但一直醫生沒作結論。第作天吞鋇攝像為吻合口不漏,但昨天(第十天)吞鋇發現吻合口漏,今天(第十一天)重置鼻飼管時在胃鏡下發現漏口在手術吻合口(第23公分)以下兩公分(25公分)處,漏口直徑約一公分,且漏口周邊有約2至3公分白色已壞死樣組織。醫生解釋可能是供血不足和營養不足所致。請問:1 請問形成該漏口是原因?供血不足和營養不足顯然解釋不夠充分,為什么漏口不在吻合口而在吻合口以下兩公分胃壁處?
2 請問有什么好的辦法治療?
3 漏口周邊白色已壞死樣組織是否會繼續壞死使漏口繼續變大?如果變大或者就現在的漏口保守治療需要多長時間能愈合?期間會有什么風險?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
請問:
1 請問形成該漏口是原因?供血不足和營養不足顯然解釋不夠充分,為什么漏口不在吻合口而在吻合口以下兩公分胃壁處?
2 請問有什么好的辦法治療?
3 漏口周邊白色已壞死樣組織是否會繼續壞死使漏口繼續變大?如果變大或者就現在的漏口保守治療需要多長時間能愈合?期間會有什么風險?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
一、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醫院解釋可能肺部有真菌感染,停用抗生素則有這情況。前幾天病人唾液吐不斷,有粘連狀。二、病人這種情況是否說明確實在往前面所提的第三種方案發展的可能?是否暫時就不至于會感染而致命?還能存活的可能性有多大?
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伊莉 主任醫師
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食道癌術后胃壁穿孔患者病情出現好轉,可能與感染控制、身體自身修復能力、營養支持、治療方案調整、心理狀態改善等有關。 1.感染控制:肺部真菌感染得到一定控制,停用抗生素后癥狀改善。 2.身體自身修復能力: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和組織修復機制發揮作用。 3.營養支持:充足的營養為身體恢復提供了物質基礎。 4.治療方案調整:之前的治療可能對病情產生了積極影響。 5.心理狀態改善:良好的心態有助于身體機能的恢復。 總之,患者病情的好轉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仍需密切觀察,繼續給予合理的治療和護理,以促進進一步康復。
2024-12-05 04:2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