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歲女性多年皮膚病未確診,如何明確診斷?
不知是過敏還是激素性皮炎還是膽堿性蕁麻疹
患者年齡:28
患者性別:女
病情描述:
發病六七年了。癥狀是臉干、紅血絲、遇熱、太陽一曬、激動、洗澡、洗臉時臉上出現紅片,整個就發紅了,這時伴有緊繃感!現在臉上有丘疹,摸上去麻麻的硬。每次在例假來臨前很嚴重,天天都是紅紅片,有丘疹。我現在很少洗臉,也不用什么化妝品,就是時而用一下補水的面膜。
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
七年來一直在治療,曾經用過膚輕松,維生素b6,后來用過中醫大夫開的自制的藥膏。后來吃過中藥。按照膽堿性蕁麻疹治療吃了一個月的中藥,沒見效。按照過敏性皮炎治療吃過中藥半月。多了。到一個大夫跟前就給開些中藥。打過提高免疫力的針,側過過敏源,我是非常注意忌口的。可都不見效果。能做的我都做了。能看的我都看了。可不見效果反而厲害。有的說是脂溢性皮炎,有的說膽堿性皮炎,有的說是過敏性皮炎。我現在不知道我是什么??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
當然最想知道的是究竟我是什么皮膚病,都沒有確定我是什么病,我也不知道下步該怎么做?也不知道那個醫院讓人放心?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明清 副主任醫師
紹興市立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內一科
-
該患者出現臉干紅血絲、遇熱等情況發紅伴緊繃感,有丘疹,多年治療未確診,可能是過敏性皮炎、激素性皮炎、膽堿性蕁麻疹、脂溢性皮炎等。需要綜合癥狀、病史、檢查等來明確診斷。 1. 過敏性皮炎:接觸過敏原后發病,皮膚紅腫、瘙癢。常見過敏原如花粉、塵螨等。治療常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 2. 激素性皮炎:長期外用激素藥物導致,皮膚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治療需逐漸停用激素,使用他克莫司軟膏等。 3. 膽堿性蕁麻疹:受熱、精神緊張等誘發,風團伴瘙癢。可口服酮替芬等。 4. 脂溢性皮炎:與皮脂分泌過多、馬拉色菌感染等有關,皮膚紅斑、油膩。常用二硫化硒洗劑、伊曲康唑等。 5. 鑒別診斷:醫生會通過詳細詢問病史、皮膚檢查、過敏原檢測等方法來區分這些疾病。 患者應選擇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配合醫生進行全面檢查和治療,同時注意皮膚護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4-12-01 16: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效明 副主任醫師
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考慮膽堿性蕁麻疹的表現,蕁麻疹有時治療比較困難,需要從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入手,如堅持較長時間(3-6個月)聯合服用二類抗組胺藥,即撲爾敏、賽庚啶、賽特贊、敏迪這一類和西咪替盯雷尼替盯法莫替丁這一類。
2024-12-01 16: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志雄 副主任醫師
黃巖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
-
患者出現臉干紅血絲、遇熱等情況發紅伴緊繃感,有丘疹,患病六七年,多方治療無果。可能是激素依賴性皮炎、過敏性皮炎、膽堿性蕁麻疹、脂溢性皮炎等,需綜合判斷,明確診斷后對癥治療。 1. 激素依賴性皮炎:長期使用激素藥膏如膚輕松可能導致。皮膚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易發紅發燙。治療需停用激素,使用他克莫司軟膏等藥物,修復皮膚屏障。 2. 過敏性皮炎:接觸過敏原后發病,表現為紅斑、丘疹等。要避免接觸過敏原,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等抗過敏藥物。 3. 膽堿性蕁麻疹:情緒激動等誘因下發病。可使用酮替芬等藥物治療,同時注意避免誘因。 4. 脂溢性皮炎:與皮脂分泌過多、馬拉色菌感染等有關。可外用酮康唑洗劑,口服維生素 B 族。 5. 其他可能:患者例假前癥狀加重,不排除內分泌因素影響。需調整生活作息,保持心情舒暢。 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如皮膚鏡、過敏原檢測等,以明確診斷,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2024-12-02 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