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切除一年后出現多種癥狀如何應對
膽囊切除一年后出現的一些癥狀?
2010年九月份一直陸續發燒,不能正常吃飯,大便不暢,坐著就感覺身體不舒服,躺著感覺舒服。
在本縣級醫院輸液一個月,醫生說是術后反應沒事,停藥兩天后又開始發燒,做彩超檢查五臟正常,白血球高,肝有損傷。在市醫院做核磁,檢查出肝膽管有明顯擴張。
如何緩解現在不能正常進食,并讓其大便通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效明 副主任醫師
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膽囊切除一年后陸續發燒、不能正常吃飯、大便不暢、坐著不適躺著舒服,檢查發現白細胞高、肝損傷、肝膽管擴張。可能與術后感染、消化功能紊亂、肝臟問題、膽管炎癥、心理因素等有關。 1. 術后感染:術后傷口或腹腔內感染可引起發熱等癥狀。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進行抗感染治療。 2. 消化功能紊亂:膽囊切除后膽汁排泄規律改變,影響消化。可通過少食多餐,食用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條等,并補充消化酶,如多酶片、胰酶腸溶膠囊等來改善。 3. 肝臟問題:肝損傷可能影響身體代謝和消化功能。需進一步明確病因,如保肝治療,使用復方甘草酸苷、水飛薊素等藥物。 4. 膽管炎癥:膽管擴張可能提示膽管炎。治療包括抗炎,如使用甲硝唑、替硝唑等,必要時可能需手術。 5. 心理因素:長期不適可能導致焦慮等心理問題,影響身體感受。需調整心態,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膽囊切除后出現這些癥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應綜合考慮,明確診斷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4-12-05 1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