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個半月女寶患支氣管炎,必須輸液嗎
年齡:0 性別:女 主要癥狀:病情描述:我女兒6個半月了在12月29號打完預防針晚上就開始流黃鼻涕 后來又開始咳嗽發喘 去醫院檢查拍了胸片說是支氣管炎需要輸液做霧化治療 但我不希望給寶寶輸液就給寶寶拿了一些中藥 昨天吃了一副今天感覺喘息輕了一些但還是咳嗽有痰 你想解決什么問題:我們這種情況必須輸液嗎 單純靠吃藥做霧化治療可以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崇訓
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6 個半月女寶寶患支氣管炎,是否必須輸液不能一概而論,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如病情嚴重程度、寶寶自身抵抗力、治療效果、有無并發癥、家長護理情況等。 1.病情嚴重程度:若寶寶咳嗽劇烈、喘息明顯、呼吸困難,肺部啰音廣泛,口服藥物和霧化治療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輸液治療,以快速控制炎癥,緩解癥狀。 2.寶寶自身抵抗力:如果寶寶平時體質較弱,自身抵抗力差,病情可能進展較快,此時輸液有助于縮短病程。 3.治療效果:口服中藥及霧化治療后,喘息減輕但仍咳嗽有痰,若后續癥狀逐漸改善,可不輸液;若癥狀持續或加重,應考慮輸液。 4.有無并發癥:若出現肺炎等并發癥,輸液治療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5.家長護理情況:家長能精心護理,保持寶寶呼吸道通暢,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營養,有助于病情恢復,可能減少輸液的必要。 總之,對于寶寶的治療方案,應在醫生的密切觀察和評估下選擇,家長應積極配合醫生,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權衡利弊,選擇最適合寶寶的治療方式。
2024-12-04 11: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效明 副主任醫師
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川貝粉沖服,余藥水煎。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抗病力,防寒保暖,預防感冒發生,戒煙,防塵,訪煙霧、粉塵和刺激性氣體對呼吸道
2024-12-04 11: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姜鳴鏑 副主任醫師
諸暨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腦病科
-
可以不用輸液,你小孩情況是風熱感冒,可以用桑菊飲治療
2024-12-04 11: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立康 副主任醫師
銅陵市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內一科
-
治療除按一般支氣管炎予以抗感染治療外,可以加用一些止喘藥物,如氨茶堿、博利康尼等,喘息嚴重時可短期內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中醫也可以治療,推薦以下中醫食療方法: 1、金橘鴨喉湯:金橘干5個,鴨喉管1條,生姜5片。鴨喉管洗凈切段,與其它二味加水一起煎煮,飲湯吃果,每日1劑。止咳平喘。可輔助治療哮喘性支氣炎、百日咳等。 2、姜豆豉飴糖膏:干姜30克,淡豆豉15克,飴糖250克,植物油少許。干姜、淡豆豉加水用文火煎煮,每30分鐘取汁1次,共取2次。混合兩次液汁用文火煎濃,然后加飴糖攪勻,再繼續用文火煎熬,至用筷子能挑起糖絲時停火。將濃汁倒入涂有植物油的搪瓷盤內,攤平,稍涼,用刀劃成100小塊即成。每日3次,每次服食3小塊。能溫肺化痰。用于外感風寒性哮喘性支氣管炎治療。
2024-12-04 11:44
-
-
網友 匿名追問:2018-09-02 21:47
寶寶還發燒這樣嚴重嗎
-
孔書雪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8-09-02 22:13
-
孔書雪 醫師
銅陵市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0 0 -
支氣管炎主要原因為病毒和細菌的反復感染形成了支氣管的炎癥。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為特征。祛痰、鎮咳消炎,根據病原菌藥敏選用抗生素 。輕者可口服,較重病人用肌注或靜脈滴注抗生素。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竺康強 主任醫師
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
一級
兒科
-
6 個半月女嬰患支氣管炎,是否必須輸液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一般來說,若癥狀較輕,單純吃藥做霧化可能有效;但若病情較重,輸液治療可能更利于恢復。包括癥狀表現、病原體類型、患兒自身抵抗力、治療依從性、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 1.癥狀表現:若咳嗽、喘息嚴重,影響呼吸和睡眠,可能需輸液。若癥狀相對較輕,吃藥和霧化能緩解,則可不輸液。 2.病原體類型:如為常見細菌感染,口服藥能有效控制則無需輸液。若為特殊病原體,可能輸液效果更好。 3.患兒自身抵抗力:抵抗力較強的患兒,對藥物反應好,吃藥霧化可能足夠。抵抗力弱則可能需輸液加強治療。 4.治療依從性:能按時按量吃藥、配合霧化治療的患兒,病情易控制,可不輸液。反之則可能要輸液。 5.合并其他疾病:若同時存在其他疾病,如肺炎等,輸液治療可能更適合。 總之,對于該患兒的情況,應密切觀察癥狀變化,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治療期間要注意讓患兒多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適當補充水分。
2024-12-05 04:01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