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輸液混合用藥后體溫低,是否有關及危害?
年齡:6 性別:男 主要癥狀:病情描述:孩子前兩天出現低燒37-37.5度之間,在私人診所用藥阿其和炎胡寧,阿其沒有滴完時護士注入炎胡寧,液體中出現白色懸浮物,后來醫生說這兩種藥不能混在一起,會產生反應,于是將余下液體排出,但已經有大部分液體輸入了。用藥兩天后,也就是今天孩子體溫變的很低,只有35.5至36度之間。 你想解決什么問題:請問這和輸液懸浮物有關嗎?懸浮物被輸入對人體有沒有什么大的關系?孩子現在體溫很低需要用藥嗎?等待,醫生的解答,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志雄 副主任醫師
黃巖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
-
孩子輸液時兩種藥物混合出現懸浮物且大部分已輸入,之后體溫降低,可能與輸液反應有關,也可能有其他因素。如孩子自身的體溫調節能力、環境溫度、疾病的發展變化等。 1.輸液反應:藥物混合產生的懸浮物可能引發輸液反應,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和調節,導致體溫異常。 2.體溫調節能力:6 歲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對環境變化和身體狀況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弱。 3.疾病影響:孩子原本的疾病如病毒感染,在病情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體溫波動。 4.環境因素:若所處環境溫度過低,孩子衣物保暖不足,也可能導致體溫下降。 5.營養狀況:孩子營養攝入不足,身體虛弱,也可能影響體溫調節。 綜合來看,孩子目前的體溫低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建議密切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飲食和睡眠等情況,注意保暖,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2024-12-04 17: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白燕 副主任醫師
崇州市人民醫院
三級乙等
腫瘤科
-
孩子輸液時兩種藥物混合出現懸浮物且體溫降低,可能有關聯。這涉及藥物反應、孩子自身調節能力、環境因素、疾病進展及個體差異等。 1.藥物反應:阿奇霉素和炎琥寧混合可能產生不良反應,影響身體代謝和體溫調節。 2.孩子自身調節能力:兒童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對藥物的反應可能較敏感。 3.環境因素:若周圍環境溫度過低,孩子保暖不當,也可能導致體溫降低。 4.疾病進展:原發病的變化可能影響體溫,比如病情好轉或出現新的情況。 5.個體差異:不同孩子對相同藥物和治療的反應存在差異。 綜合來看,孩子的情況需要密切觀察。如果體溫持續過低或出現其他不適,應及時就醫。建議家長為孩子做好保暖,多給孩子喝溫水。
2024-12-05 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