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歲男性小腸淋巴管擴張癥能否中醫治療
年齡:68 性別:男 主要癥狀:病情描述: 你想解決什么問題:柯大夫,您好。我是個退休的科研人員,三年前查出小腸淋巴管擴張癥,由年輕時所患腸結核鈣化后病灶引起,后因科研工作操勞,思慮過度,造成低蛋白血癥,長期腹瀉,腹大,乏力,消瘦、與中醫講的脾腎陽虛癥狀基本相似,曾在北京世紀壇醫院淋巴外科做過左肩下淋巴總導管舒通手術,但仍未有好轉,現在過去了二年,還并發了疝氣,行動不便。西醫對此已無能為力,我想請教您,中醫能夠治療乳糜腹水嗎?在網上看了您的留言,真象看到了希望,多么盼望您能在百忙中撥冗告我,使能在絕境中找到一條生路,則對您感激不盡。貴州社科院患者王白丁。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志雄 副主任醫師
黃巖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
-
小腸淋巴管擴張癥是一種較為少見的疾病,其發病機制復雜,常導致一系列癥狀。中醫在治療此類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方法和經驗,但效果因人而異。包括中藥調理、針灸、艾灸、推拿等。 1. 發病機制:小腸淋巴管擴張癥多因淋巴管結構異常或功能障礙,導致淋巴液回流受阻,進而引起一系列癥狀。 2. 中醫理論:中醫認為該病與脾腎陽虛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通過調理臟腑功能,改善體內氣血津液的運行。 3. 中藥治療:常用的中藥有白術、茯苓、山藥等,以健脾補腎、利水消腫。 4. 針灸療法:通過刺激穴位,調節經絡氣血,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 5. 艾灸作用:溫通經絡,散寒祛濕,增強機體的陽氣。 6. 推拿好處:緩解肌肉緊張,促進血液循環,輔助改善病情。 中醫治療小腸淋巴管擴張癥可能會有一定幫助,但不能替代西醫治療。患者應綜合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并在正規醫療機構接受治療。
2024-12-05 08:4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低蛋白血癥? 血漿中的蛋白質除部分免疫球蛋白(Ig)外,幾乎都是在肝臟合成的。正常人每日約產生白蛋白10~16g,纖維蛋白原1.5~4.0g。體內白蛋白40%在血液中,其余分布在各個器官組織內和組織液中。肝內產生的白蛋白與血管內外的白蛋白,經常處于動態平衡中。肝合成白蛋白的速率是限速性的,僅在體內蛋白過度消耗或丟失的情況下,合成速率才增加。白蛋白由肝細胞粗面內質網合成后,經高爾基體再分泌人肝竇進入血液中。因為白蛋白半衰期約17~21d,研究證明,即使白蛋白合成完全停止,8d后也只減少25%。這就是為什么一周內迅速死亡的急性肝壞死病人,生前常測不出血清總蛋白減少。血清總蛋白低于60g/L時,稱為低蛋白血癥(hypoproteinemia)。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