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歲男性結腸癌多次轉移治療及現狀如何
年齡:71 性別:男 主要癥狀:2008年腹痛就醫開刀發現右結腸有一個2.5厘米的惡性腫瘤,進行了結腸切除手術,右結腸切除了20余厘米,探查周圍臟器腹腔無轉移跡象,手術后進行了一個療程的化療,后痊愈出院休養。10個月后常規復查血樣癌坯抗原緩慢升高,經各種手段檢查無法找到病源,無自我癥狀,然而cea仍緩緩升高到30后,2010年3月做pet/ct診斷為大網膜彌漫性轉移,以后做化療吃中藥到2010年11月,腸鏡檢查發現左結腸里有一個一厘米左右的腫瘤,當時醫生認為可能是pet有誤,遂進行左腹開腹手術,開腹后發現整個腹腔有米粒樣轉移腸結,認為不能手術,縫合后至今年2月份出現腸梗塞癥狀,隨后一直在醫院進行保守治療,到四月中旬,梗塞日益嚴重,醫生建議開始禁食,上周開始由于嘔吐厲害開始插胃管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志雄 副主任醫師
黃巖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
-
71 歲男性患者,2008 年因右結腸惡性腫瘤行手術及化療,后出現轉移及多種癥狀,目前病情復雜。包括初始手術、后續轉移、治療措施、當前梗阻狀況等。 1. 初始病情:2008 年右結腸發現 2.5 厘米惡性腫瘤,手術切除部分結腸,術后化療。 2. 轉移情況:10 個月后癌胚抗原升高,2010 年發現大網膜彌漫性轉移,左結腸新腫瘤,腹腔米粒樣轉移。 3. 治療經過:經歷化療、中藥治療,多次手術嘗試。 4. 腸梗阻癥狀:今年 2 月出現,4 月中旬加重,采取禁食、插胃管等保守治療。 5. 后續建議:密切監測病情,評估身體狀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可考慮靶向治療藥物如貝伐珠單抗、西妥昔單抗等,或免疫治療藥物如帕博利珠單抗等,但需綜合評估患者耐受情況。 該患者結腸癌病情復雜且嚴重,治療過程曲折,后續仍需密切關注,積極采取適宜的治療措施,以盡量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4-12-01 16: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姜鳴鏑 副主任醫師
諸暨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腦病科
-
71 歲男性結腸癌術后出現轉移,經歷多種治療仍病情進展。包括大網膜彌漫性轉移、腹腔米粒樣轉移、腸梗阻等情況,涉及疾病發展、治療方法、預后等。 1.疾病原理:結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癌細胞可通過淋巴、血液等途徑轉移。轉移后病情復雜,治療難度增大。 2.治療方法:手術是早期結腸癌的重要治療手段,但對于廣泛轉移的情況,手術可行性降低。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可延緩病情進展。常用化療藥物有氟尿嘧啶、奧沙利鉑、伊立替康等。 3.癥狀表現:轉移后可能出現腹痛、腸梗阻、消瘦、乏力等癥狀。 4.檢查評估:定期進行腫瘤標志物檢測、影像學檢查(如 CT、PET/CT 等),有助于監測病情變化。 5.預后因素:患者年齡、身體狀況、轉移范圍、治療反應等均影響預后。 6.飲食護理:腸梗阻期間禁食,病情緩解后逐漸過渡飲食,保證營養均衡。 結腸癌術后轉移治療較為復雜,需綜合多種方法,患者和家屬應積極配合治療,保持良好心態。
2024-12-02 09:0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