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膽漏相關疑問求解
求問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漏問題
我在11年1月20號做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時間4個多小時,術后就大小便不分大便不成型,一天6次以上,在1.28號出院感覺腹部有點脹大夫說是脹氣,回家后越來越厲害到2.5號肚子就像孕婦感覺很不對勁就又到醫院復診,B超現實積液,后穿刺抽出3000ML同時還診斷說低蛋白血證,之后進行藥物治療到2.9號腹腔再次像孕婦一樣,又抽液3000ML左右并放置引流管,后幾天內引流管流出量明顯減小但管壁有暗紅色油脂類東西,到2.14號再次穿刺換粗引流管后一直燒不退,呼吸困難,2.18號病人生命垂危所以向醫院提出轉院要求,后轉院在2.21號做開腹探查術,取出膽汁性液體4000ML整個腹腔膿腫嚴重,膽漏口為膽囊管有一口子,后大夫在膽囊管處的膽總管割開0.8CM的口子安插了T管引流,我想問這個T管有必要嗎,是因為T管已經損傷了才做的彌補還是因為膿腫嚴重必須安T管,還有這個T管的位置不能考上靠下還安在了很容易出現誤傷的膽囊那個位置,求解~!想尋求真相。就2.5號B超能確定當時是膽漏嗎?
以前一切良好,沒任何過敏,遺傳病史
回答以下三個問題,盡可能詳細些,1、T管的安插及位置是否合理;2、院方是否存在很嚴重的誤診拖延病情;3、低蛋白血癥是膽汁浸泡引起的還是自身原因引起的,哪個可能性更大。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志雄 副主任醫師
黃巖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出現膽漏及一系列并發癥,患者對 T 管安置、院方診療及低蛋白血癥原因存在疑問。 1. T 管安置:T 管引流在膽漏治療中較為常見,有助于引流膽汁、減輕膽道壓力、促進愈合。其位置的選擇取決于膽漏位置、膽管情況等多種因素。在該病例中,醫生根據具體病情安置 T 管,可能是綜合考慮后的合理決策。 2. 院方診療:術后出現并發癥不能簡單判定為誤診或拖延病情。手術本身存在一定風險和不確定性,患者的個體差異、病情變化等都可能影響恢復。院方在發現問題后采取了相應治療措施。 3. 低蛋白血癥:低蛋白血癥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膽汁浸泡可能影響身體代謝,但自身營養狀況、肝臟合成功能等自身原因也可能導致。需要綜合評估患者術前的身體狀況、飲食情況等。 4. 膽漏診斷:2.5 號的 B 超結果不一定能確診膽漏,還需結合臨床癥狀、體征及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5. 后續治療:患者后續需注意休息、加強營養,遵醫囑進行治療和復查,以促進身體恢復。 總之,對于該患者的情況,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客觀分析,不能片面地歸咎于某一方面原因。患者應積極配合后續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2024-12-04 19: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成林 副主任醫師
常州市金壇區中醫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出現一系列問題,包括膽漏、腹腔膿腫、低蛋白血癥及 T 管放置等,需綜合分析判斷。 1. T 管放置:T 管放置常用于引流膽汁、促進膽管恢復,其位置選擇取決于具體病情。在該病例中,考慮到膽漏及膿腫情況,放置 T 管有其合理性,位置選擇也應基于手術中的具體發現和醫生的判斷。 2. 誤診拖延:僅根據提供的信息,不能簡單判定院方存在嚴重誤診拖延。病情的發展可能較為復雜,早期癥狀不典型,需要綜合多種檢查和觀察才能明確診斷。 3. 低蛋白血癥:低蛋白血癥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膽汁浸泡可能影響營養吸收,但自身營養攝入不足、肝臟合成功能障礙等自身原因也可能導致,需綜合評估。 總之,對于這些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結合詳細的病歷資料和檢查結果進行準確判斷。
2024-12-05 02:2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低蛋白血癥? 血漿中的蛋白質除部分免疫球蛋白(Ig)外,幾乎都是在肝臟合成的。正常人每日約產生白蛋白10~16g,纖維蛋白原1.5~4.0g。體內白蛋白40%在血液中,其余分布在各個器官組織內和組織液中。肝內產生的白蛋白與血管內外的白蛋白,經常處于動態平衡中。肝合成白蛋白的速率是限速性的,僅在體內蛋白過度消耗或丟失的情況下,合成速率才增加。白蛋白由肝細胞粗面內質網合成后,經高爾基體再分泌人肝竇進入血液中。因為白蛋白半衰期約17~21d,研究證明,即使白蛋白合成完全停止,8d后也只減少25%。這就是為什么一周內迅速死亡的急性肝壞死病人,生前常測不出血清總蛋白減少。血清總蛋白低于60g/L時,稱為低蛋白血癥(hypoproteinemia)。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