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多項指標異常,求專業解讀
血常規檢驗報告
病友癥狀說明(主要癥狀、發病時間):白細胞計數3.54低 嗜中性粒細胞百分比50.1低 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7.3高 嗜中性細胞絕對數1.77低 嗜堿性粒細胞絕對數0.03高 血小板分布寬度12.2低 未成熟網織紅細胞比率2.40低 低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97.60高 中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2.40低
化驗、檢查結果: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志雄 副主任醫師
黃巖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
-
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計數、嗜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嗜中性細胞絕對數、嗜堿性粒細胞絕對數、血小板分布寬度、未成熟網織紅細胞比率、低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中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等指標出現異常,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藥物影響、生理因素等。 1. 感染: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感染可能導致白細胞計數和各類粒細胞比例異常。例如細菌感染時白細胞計數可能升高,病毒感染時可能降低。 2.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會影響免疫系統,導致血常規指標變化。 3. 血液系統疾病:像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會引起白細胞、血小板等的異常。 4.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抗生素、抗甲狀腺藥物等可能影響造血功能,導致血常規指標波動。 5. 生理因素:劇烈運動、應激狀態、妊娠等生理情況也可能引起暫時的血常規指標改變。 綜上所述,血常規多項指標異常需要綜合分析患者的癥狀、病史、用藥情況等,必要時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明確原因。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2024-12-04 2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