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明芳 副主任醫師
北京地壇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月經前和經期乳房疼痛,可能由激素變化、乳腺增生、情緒因素、內衣不合適、飲食不當等引起。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2-06-14 08:01
1.激素變化:月經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動,刺激乳腺組織,導致疼痛。
2.乳腺增生:乳腺組織過度增生和復舊不全,在經前和經期癥狀加重。
3.情緒因素:長期焦慮、緊張、壓力大,影響內分泌,引發乳房疼痛。
4.內衣不合適:過緊的內衣壓迫乳房,影響血液循環,造成疼痛。
5.飲食不當:攝入過多咖啡因、脂肪等,可能加重乳房疼痛。
如果乳房疼痛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異常,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彬 主治醫師
南陽兒童醫院
其他
整形美容科
-
經期出現頭痛,乳房脹痛,疲勞,緊張,全身乏力,精神壓抑或易怒,煩躁,失眠,盆腔沉重感,腹痛,腹瀉,鈍性腰背痛,鼻塞,水腫等癥狀都是正常的 .月經來過以后,癥狀會自然消失.沒其他異常癥狀可以不需要特別的處理.經期注意休息,不要吃生冷刺激性食物。
2012-06-14 08: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魏林 主任醫師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四病房
-
考慮是由于內分泌波動導致的,不排除是由于乳腺病導致的,最好是 去醫院細查。
2012-06-14 09: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袁桂洪 副主任醫師
常州市金壇區中醫醫院
二級甲等
大內科
-
你好,在月經期間免疫力較低的時期,一般服用任何藥物都會有一點影響,建議去正規醫院檢查一下,對癥治療。
2012-06-14 09:2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良花 主任醫師
昆山市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內科
-
經前期乳房脹痛:有很多婦女在月經來潮強有乳房脹滿、發硬、壓痛;重者乳房受輕微震動或碰撞即可脹痛難受,原有的顆粒或結節感更加明顯。這是由于經前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腺間組織水腫引起的。月經期過后,上述變化消失。
2012-06-14 14:4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胡春霞 副主任醫師
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產科
-
你好!此情況與內分泌有關,可去醫院做個乳腺彩超檢查,確診是乳腺增生后可不必太緊張
2012-06-15 09:08
-
-
回答7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岳翠萍 副主任醫師
山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科
-
你好,乳房有較硬的塊 這種情況多見于乳腺囊腫、乳腺增生引起,可以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檢查一下,明確診斷再治療。
2012-06-15 15:59
-
-
回答8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崇訓
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內分泌失調治療需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多參加各種運動鍛煉,加強體質,還要有科學的生活規律,不要經常熬夜,以免破壞正常的生理規律,造成荷爾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進而引發其他疾病,還要保證注意休息,充足睡眠.
2012-06-15 21:36
-
-
回答9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成林 副主任醫師
常州市金壇區中醫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經期及經期前出現頭痛,乳房脹痛,疲勞,緊張,全身乏力,精神壓抑或易怒,煩躁,失眠,盆腔沉重感,腹痛,腹瀉,鈍性腰背痛,鼻塞,水腫等癥狀都是正常的啊.月經來過以后,癥狀會自然消失.沒其他異常癥狀可以不需要特別的處理.經期注意休息,不要吃生冷刺激性食物。
2012-06-16 09:46
-
-
回答10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海波 主任醫師
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這個情況首先應該通過乳腺彩超來診斷的,看看是乳腺增生還是乳腺纖維瘤的情況,如果是前者,可通過口服逍遙丸,乳癖消來治療,這樣就可以治愈的,如果是后者那就需要手術治療的 ,這樣才可以得到徹底治愈的.
2012-06-16 16:5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