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歲女性長期腳疼病因及治療方法
女29歲來自云南健康咨詢描述:
十四歲時中藥過敏患上過敏性紫癲、紫癲性腎炎,五年前發現路走多了及受寒后膝蓋會酸疼,休息并做好保暖癥狀減輕或消失;前年一月從較冷的工作地上班一星期后回家,到家一小時后出現酸疼麻木,不能下蹲,彎曲劇烈疼痛,后休息十天左右外擦云南白藥癥狀消失,現癥狀頻發,四月前出現腳背及手背冷疼,受風時感覺較明顯,不管天氣熱冷情況都一樣,兩月前的一天早晨起床下床感覺腳掌劇烈疼痛,不能落地,大姆指與二姆指間的腳掌明顯腫起,之前未劇烈運動過,后到醫院診斷為滑囊炎,打封閉一針未見好轉至今。一月前腎內科住院檢查排除過敏性紫癲關節型,風濕相關檢驗正常,服用過活血化淤的藥,打過活血化淤的針水,未見好轉;后中醫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服用中藥、外擦骨友靈、正骨水仍然不見好轉,現在腳掌前半部分整個都出現腫大,疼痛的部位增多,大姆指指尖穿鞋碰到疼,按壓疼,連接五個腳指的一片肌肉均是按壓疼,腫大的情況感覺夜輕晝重,隨便走動后也會加重腫大!
想柯大夫幫您解決什么問題:疼痛時間已較長,聽說有人腳疼嚴重時把腳鋸了,甚是恐慌!請幫忙分析下病情!指點就醫!急盼回復...(感謝醫生為我快速解答——該如何治療和預防。)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志雄 副主任醫師
黃巖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
-
29 歲女性長期出現腳部疼痛,可能與自身免疫、勞損、感染、代謝異常、血管問題等有關。 1.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統異常可能導致關節炎等疾病,引起腳部疼痛。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此類疾病常伴有關節腫脹、僵硬等癥狀。治療上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 2.勞損:長期行走、站立或運動不當造成的勞損,會使腳部肌肉、韌帶受損。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可進行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等。 3.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腳部,引發炎癥,導致疼痛。需使用抗感染藥物,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 4.代謝異常:如痛風,尿酸鹽結晶在關節沉積,引起疼痛。要控制飲食,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必要時服用降尿酸藥物,如別嘌醇、非布司他。 5.血管問題:血管狹窄、栓塞等影響腳部血液循環,導致疼痛。可能需要改善循環的藥物,如前列地爾、丹參川芎嗪等。 總之,腳部長期疼痛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多種檢查結果進行判斷,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的骨科或風濕免疫科就診,明確診斷后遵醫囑進行治療。
2024-12-03 0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