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賈亞超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糜爛型腳氣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由皮膚癬菌引起。治療需綜合多種方法,包括局部用藥、注意個人衛生、保持足部干燥、避免交叉感染、調整生活習慣等。 1.局部用藥:可使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藥物,涂抹于患處。 2.注意個人衛生:每天洗腳,勤換鞋襪,襪子選擇透氣吸汗的材質。 3.保持足部干燥:洗完腳后擦干,尤其是腳趾縫。 4.避免交叉感染:不與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 5.調整生活習慣: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強自身免疫力。 總之,糜爛型腳氣的治療需要耐心和堅持,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并注意日常的護理,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防止復發。
2024-12-04 17: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季必宏 副主任醫師
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乙等
普外科
-
糜爛型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因足部多汗、潮濕等加重。治療包括局部用藥、口服藥物、注意足部衛生等。 1.局部用藥:可使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克霉唑乳膏等,涂抹在患處,抑制真菌生長。 2.口服藥物:如果局部治療效果不佳,可口服伊曲康唑膠囊、氟康唑膠囊等抗真菌藥物。 3.足部清潔:保持足部干燥、清潔,每天用溫水洗腳,洗完后擦干。 4.避免傳染:不與他人共用鞋襪、洗腳盆等,防止交叉感染。 5.改善環境:穿透氣的鞋襪,勤換鞋襪,避免足部處于悶熱潮濕的環境。 糜爛型腳氣治療需要耐心和堅持,同時注意預防復發。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
2024-12-04 1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