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歲男性多種癥狀未好轉,求治療方案
男78歲來自山東健康咨詢描述:
什么叫控制住了病情,控制住了得多長時間好轉于2012-10-06轉入我科,轉科查體:病友仍譫妄,多語,體溫37.4℃,脈搏10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壓140/70mmHg,譫妄狀態,言語清,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3mm,光反射存在,余顱神經查體不能配合。頸部略抵抗。刺激見四肢活動可,肌張力查體不能合作,雙側巴氏征未引出。雙側kernig征陰性。于1天前出現小便潴留,給予導尿。輔助檢查:血常規檢查正常;肝功、腎功及血糖血脂(2012-10-05)示葡萄糖:6.6mmol/L,余結果正常;甲狀腺功能示游離甲狀腺素:21.40pmol/L,甲狀腺球蛋白抗體:76.2%,甲狀腺微粒體抗體:63.5%,均增高。復查腎功及心肌酶譜(2012-10-08)示谷草轉氨酶:43U/L,肌酸激酶:857.8U/L,肌酸酶同功酶:34.1U/L,葡萄糖:8.0mmol/L,D-3羥丁酸:1.4mmol/L,增高。尿常規示酮體: 1mmol/L,隱血: 2cell/ul;肌鈣蛋白陰性;于2012-10-09行腰穿腦脊液檢查示腦脊液細胞計數:0.017*10^9/L,紅細胞:2-4/HP,白細胞:1-2/HP,蛋白定性:陰性。磁共振[檢查所見]頭顱大小形態正常,雙側額頂葉、右側基底節區見斑點狀異常信號灶,T1WI為等低信號,T2WI及FLAIR高信號影,雙側腦室及第三、四腦室大小、形態正常;腦溝裂池增寬加深,中線結構居中。[印象]雙側額頂葉缺血灶、雙側基底節區腔隙性腦梗塞。肝膽胰脾超聲[檢查所見]肝臟大小形態正常,右葉最大斜徑約12.3cm,邊界清楚,包膜光滑,邊緣銳利,實質回聲分布均勻,肝內血管走行清晰自然。門靜脈寬約1.0cm。膽囊體積增大,壁厚毛糙。肝內外膽管不寬。胰腺因氣體干擾顯示不清。脾臟大小形態正常,厚約3.1cm,實質回聲分布均勻,脾靜脈無增寬。[印象]提示膽囊炎胸部X線片[檢查所見] 胸廓對稱,縱隔氣管居中,雙側肺紋理強、模糊,雙肺下野內帶可見斑片狀密度增高影,肺門不大,心影大小形態正常;雙側膈面光滑,左側肋膈角顯示模糊。[印象]肺內感染腦電圖:中量慢波,少量快波。印象診斷:中度不正常病友轉入我科后,給予醒腦靜、血塞通等藥物治療,于2012-10-08給予更昔洛韋抗病毒治療。病情無明顯好轉,呈進行性加重,意識不清,譫妄狀態,仍有發作性精神行為異常,躁動。身體很健康9月28日發病因“記憶力下降5天,發作性精神行為異常4天”于2012-10-0310:17入老年醫學科。入院情況:病友于6天前無明顯誘因地出現頭脹,頭部緊縮感,呈陣發性,5天前出現記憶力下降,主要表現近記憶力下降明顯。精神行為異常,伴有譫語,情緒煩躁,呈陣發性。無發熱,無咳嗽、咳痰,無惡心、嘔吐,無意識障礙,無肢體活動障礙及肢體抽搐。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無想柯大夫幫您解決什么問題:現在沒有好轉,給個治療方案(感謝醫生為我快速解答——該如何治療和預防。)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榮振
界首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該患者出現記憶力下降、譫妄、精神行為異常等癥狀,結合檢查結果,考慮與腦部缺血灶、腔隙性腦梗塞、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治療需綜合考慮,包括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抗感染、調節代謝等。 1. 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可使用銀杏葉提取物片,能促進腦血液循環,改善腦代謝。 2. 抗感染治療:選用頭孢呋辛酯分散片,有助于控制肺部及其他可能的感染。 3. 調節血糖:使用二甲雙胍緩釋片,維持血糖穩定。 4. 營養神經:甲鈷胺片可促進神經修復和改善神經功能。 5. 對癥治療:針對譫妄狀態,可適當使用小劑量的鎮靜藥物如地西泮,但需密切觀察。 綜合治療方案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同時,患者家屬要做好護理工作,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2024-12-03 06:4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意識障礙? 意識(consciousness)是指個體對外界環境、自身狀況以及它們相互聯系的確認,即大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意識障礙醫學的定又是指由各種疾病引起個體對客觀環境和自身的認識發生障礙,是各種心理過程受累。是腦和腦干功能活動的抑制狀態,腦和腦干功能活動的不同抑制程度決定了不同的意識障礙水平。表現為累及到感知覺的清晰度和正確性,累及銘記和回憶,累及思維的連貫性和理解判斷能力,累及情感和定向行為等;出現定向障礙(周圍和自我),感知歪曲,言語思維改變或紊亂,注意不集中,記憶、智能不能或紊亂,情緒行為不穩性運動性紊亂性興奮抑制,醒后往往有部分或完全遺忘。病因有功能性和器質性,以器質性(包括軀體疾病所致)意識障礙更為常見。將它歸為神經精神病學坤經心理癥狀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