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歲男性多種癥狀后出現中風相關疑問
男性63歲,之前有試過高血壓還有手指麻木,雙腿走路的時候也會麻木的現象,吃了2年利尿劑氫氯噻嗪片,導致了耳聾,面癱、還有頸椎病,請問中風的話是怎么回事?是血管梗塞還是血管溢血導致的?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汪錫堯 主任醫師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西院區
三級
中醫針灸科
-
中風主要分為缺血性中風(腦梗塞)和出血性中風(腦溢血)。導致中風的原因眾多,包括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疾病、血液異常、不良生活習慣等。 1. 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內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增加中風風險。 2. 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增厚、變硬、管腔狹窄,影響腦部供血,易引發中風。 3. 心臟疾病:如心房顫動,可導致心源性栓子脫落,堵塞腦血管引起缺血性中風。 4. 血液異常:血小板增多、紅細胞增多、高纖維蛋白原血癥等,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 5. 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酗酒、高脂高鹽飲食、缺乏運動、長期精神緊張等,也會增加中風的發生幾率。 總之,中風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有相關風險因素的人群,應積極控制危險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體檢,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
2024-12-04 12: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常見 主治醫師
中原油田婦幼保健院
一級
內科
-
中風主要由血管問題引起,包括血管梗塞、血管溢血等。常見因素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疾病、不良生活習慣等。 1.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內皮,增加中風風險。 2.高血脂:血液中脂質過多,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 3.糖尿病:可引起血管和神經病變,影響血液循環和神經功能。 4.心臟疾病:如心房顫動,易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可能堵塞腦血管。 5.不良生活習慣:吸煙、酗酒、缺乏運動、高鹽高脂飲食等會增加中風幾率。 6.年齡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血管老化,中風風險上升。 總之,中風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預防中風要控制基礎疾病,改善生活習慣。一旦出現中風癥狀,應立即就醫。
2024-12-04 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