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小節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西院區
三級
消化內科
-
慢性腰肌勞損多因長期腰部姿勢不良、急性損傷未愈、腰部肌肉力量失衡、環境寒冷潮濕、年齡增長等因素所致。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運動康復、中醫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物理治療:常用的有熱敷、按摩、針灸、超聲波治療等,能促進腰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 2.藥物治療: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減輕疼痛和炎癥;肌肉松弛劑如氯唑沙宗,緩解肌肉痙攣;外用貼膏如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等。 3.運動康復:進行腰部肌肉的拉伸和強化訓練,如小燕飛、五點支撐等,增強腰部肌肉力量和穩定性。 4.中醫治療:包括中藥調理、拔罐、艾灸等,有助于改善腰部氣血循環。 5.生活方式調整:避免長時間彎腰、久坐,選擇合適的床墊,注意腰部保暖。 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持之以恒。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同時注意預防復發。
2024-12-04 12: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慢性腰肌勞損是由于長期腰部姿勢不良、過度勞累、急性損傷未愈等導致腰骶部肌肉、韌帶等出現慢性損傷。治療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康復訓練、中醫治療等。 1.休息:避免腰部過度活動,保證充足睡眠,讓腰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 2.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紅外線照射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 3.藥物治療: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能減輕疼痛和炎癥;外用止痛膏,如氟比洛芬凝膠貼膏。 4.康復訓練:進行腰部伸展運動、核心肌群訓練等,增強腰部肌肉力量。 5.中醫治療:包括針灸、推拿、拔罐等,有助于疏通經絡,緩解癥狀。 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腰部保護,避免病情加重。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2-05 0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