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東明 副主任醫師
廣東祈福醫院
三級甲等
普外科
-
小腸氣,醫學上稱為疝氣,主要是由于腹壁肌肉力量減弱或腹壁存在先天性缺損,導致腹部內臟器官如小腸等通過薄弱或缺損處突出形成。常見于腹股溝區,癥狀包括腹脹、腹股溝區可觸及的腫塊,嚴重時可引發腸梗阻。治療通常以手術為主,采用疝修補術結合疝囊高位結扎,術后需注意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如劇烈咳嗽或提重物,定期更換傷口敷料,防止感染。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3-04-03 11:39
1.病因解析:小腸氣的發生與腹壁肌肉力量下降、腹壁先天性缺陷、慢性咳嗽、長期便秘、前列腺增生等因素有關。
2.癥狀識別:主要表現為站立或用力時腹股溝區出現可復性腫塊,部分伴有疼痛或不適感,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腸梗阻。
3.手術治療:疝修補術結合疝囊高位結扎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通過加強或修復腹壁缺損處,防止內臟器官繼續突出。
4.術后護理:術后應避免增加腹壓的行為,如劇烈運動、咳嗽、提重物,同時注意傷口清潔,定期更換敷料,預防感染。
5.預防復發:長期管理包括控制體重、避免慢性咳嗽和便秘,增強腹肌鍛煉,減少疝氣復發的風險。
小腸氣即疝氣,主要通過手術治療,術后需遵循醫囑進行適當休息和護理,同時采取措施預防疝氣復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