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宏毅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骨四科
-
髖關節置換后疼痛的緩解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康復訓練、調整生活方式、手術干預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9-12-02 15:00
1.物理治療:局部熱敷、冷敷、按摩、針灸等,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藥物治療: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或阿片類鎮痛藥如曲馬多。但藥物應遵醫囑使用。
3.康復訓練:進行適度的關節活動和肌肉力量訓練,增強關節穩定性。
4.調整生活方式: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減輕關節負擔。
5.手術干預:如果疼痛嚴重且其他方法無效,可能需要再次手術探查原因并處理。
髖關節置換后的疼痛緩解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方式。患者應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春華 主任醫師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你這個病例不嚴重,不要擔心,堅持吃藥,定期復查甲狀腺彩超就行,如果發現腫大淋巴結,及時處理。
2013-04-07 23:0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甲狀腺乳頭狀癌? 甲狀腺乳頭狀癌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占60%~70%,多見于40歲左右的青壯年,兒童甲狀腺惡性腫瘤90%以上屬于乳頭狀癌。甲狀腺乳頭狀癌多數為單發腫物,可伴有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囊腫。本病以淋巴結轉移為主,且轉移率較高,同側頸淋巴結轉移可達40%~50%,雙側頸淋巴結轉移也可達到10%,晚期可轉移至縱隔或腋下淋巴結,50%~70%的患者初診時已伴有頸淋巴結轉移。血行轉移較少發生,為4%~8%,以肺轉移最為多見,其次是骨轉移。平均病程5年,也可長達20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