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歲女性肺癌史現排便異常,是腸轉移還是腸炎?
女50歲來自 癥狀:一、2010年7月17日,我母親出現了3~4天的腹瀉,接著好轉正常排便,接著她說排便不暢。這段時間大便顏色一直正常,無血便無黑便,質軟不干,一般形狀規則,偶有細小條狀或糊狀(有時在排出正常大便后出現)。最近狀況是的排便次數由每天一次到每天2次,有時又會每天一次。二、接著從2010年7月28日開始出現細小條型糊狀,開始有腹脹和腹部隱痛,排便后便會消除,但是排便量越來越小,一般都是排出氣體。到醫院腹部觸診無腫塊或疼痛,至今仍無便血。曾經的我母親兩年前確診患上周圍型肺鱗癌,經過治療后病灶完全消失,于上年出現右肋軟組織轉移,經過40次放療后病灶消失。想請問這會是肺癌腸轉移嗎,還是腸炎?以上是不是腸梗阻的表現?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曉軍 副主任醫師
南京精神科醫院
三級甲等
戒癮
-
50 歲女性有肺癌病史,現出現排便異常,可能是腸炎、腸轉移、腸道功能紊亂、腸道菌群失調、腸梗阻等原因。 1. 腸炎:多由細菌、病毒感染或飲食不潔等引起,常有腹痛、腹瀉、黏液便等癥狀。治療以抗感染、調節腸道菌群為主,如使用諾氟沙星、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 2. 腸轉移:肺癌細胞轉移至腸道較為少見,但不能排除。可能出現腹痛、排便習慣改變、腸梗阻等。需進行腸鏡、病理檢查等明確。 3. 腸道功能紊亂:精神緊張、壓力大等可能導致,表現為腹脹、便秘或腹瀉交替。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導改善。 4. 腸道菌群失調:濫用抗生素、飲食不均衡等可引發,常有腹瀉、消化不良。補充益生菌如嗜酸乳桿菌有一定幫助。 5. 腸梗阻:多因腸道異物、腫瘤壓迫等,出現腹痛、停止排氣排便等。治療方法包括胃腸減壓、手術等。 鑒于患者有肺癌病史,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腸鏡、腹部 CT 等,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4-12-04 2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