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歲女性先天面部大面積血管瘤為何疼痛及治療方法?
女,40歲,先天面部大面積海綿狀血管瘤(右面全是),幼時經過同位素、鈷60治療,后經激光治療得以控制,8歲后停止治療?,F常因異常氣味刺激(油漆、香煙、香水味)或吃了海鮮、魚蝦等引發疼痛,患處發熱。用抗菌素、提高免疫力的藥物(白介素2,復方苦參注射液、香菇多糖都用過)治療,但隔幾個月又疼,每次都要2到3個月,且治療過程越長,過敏源也越多。為什么會疼?有沒有專業治療方法?中西醫都可。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躍琦 主任醫師
海南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面部大面積海綿狀血管瘤疼痛可能與血管異常、免疫反應、外界刺激、飲食因素、治療不徹底等有關。 1. 血管異常:血管瘤內血管結構紊亂,血流不暢,容易導致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引發疼痛。 2. 免疫反應:自身免疫功能異常,對一些物質產生過度反應,導致炎癥和疼痛。 3. 外界刺激:異常氣味等外界刺激可引起血管收縮和舒張異常,加重病情,產生疼痛。 4. 飲食因素:海鮮、魚蝦等食物可能誘發過敏或炎癥反應,使血管瘤部位疼痛。 5. 治療不徹底:之前的治療未能完全解決血管瘤問題,殘留病灶在某些條件下易復發疼痛。 對于這種情況,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的皮膚科或血管外科就診。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普萘洛爾、潑尼松、噻嗎洛爾滴眼液等)、激光治療、手術治療等,但具體治療方案需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制定。同時,患者應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規律。
2024-12-04 21:1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cavemous angioma,CA)又稱海綿狀血管畸形(cavenousmalformation),指的是眾多薄壁血管組成的海綿狀異常血管團,位于皮膚及黏膜下,是一種血管畸形,常在出生時或生后不久發病,呈大而不規則的結節狀或斑塊狀柔軟腫物,表面皮膚可以正常,淡紫色或紫藍色,指壓后可以縮小。多發生在女性,女性發病比男性多2~3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