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鄭帥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脊柱骨科
-
你好,扭傷后,踝關節疼痛、腫脹、發熱、不能活動等癥狀,應送醫院進行檢查,排除骨折如無異常,冷敷可減少滲出和腫脹,熱敷可促進炎癥吸收和消腫,然后用長繃帶固定踝關節,睡覺或休息時要把腳抬高,以減輕腫脹,盡量減少受傷部位的活動次數,加快傷口愈合。
2019-03-13 16: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克孝 主任醫師
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心內科
-
腳崴了這是屬于局部扭傷。建議注意合理的保養休息,一般的還是問題不大的,可以嘗試消腫的藥膏。
2013-04-18 12: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由于正常踝關節內翻的角度比外翻的角度要大得多,所以崴腳的時候,一般都是腳向內扭翻,受傷的部位在外踝部。不少人是先使勁揉搓疼痛的地方,接著用熱水洗腳,活血消腫,最后強忍著疼痛走路、活動,為的是別“存住筋”。但實踐證明,這樣處置崴傷的腳是不妥當的。因為局部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與滲出的組織液在一起會形成血腫,一般要經過24小時左右才能修復,停止出血和滲液。如果受傷后立即使勁揉搓,熱敷洗燙,強迫活動,勢必會在揉散一部分瘀血的同時加速出血和滲液,甚至加重血管的破裂,以致形成更大的血腫,使受傷部位腫上加腫,痛上加痛。人們常說的“存住筋”,實際是損傷以后軟組織發生粘連,影響了功能活動。
2013-04-22 07:4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踝扭傷? 踝扭傷是常見的骨科外傷疾病,扭傷時,在外跟前下方或下方可出現疼痛和腫脹,甚至出現淤斑,此時只能做足外翻,踝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并有踝關節半脫位和骨折脫位。踝外側分別由三個韌帶固定,它們分別是前距外側韌帶,腓跟韌帶和后距腓韌帶,腓跟韌帶是因前距腓韌帶斷裂而出現分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