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進行性肌肉萎縮的癥狀表現多樣,主要包括肌源性萎縮、神經源性肌萎縮、中樞性肌萎縮、缺血性肌萎縮及其他相關癥狀。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3-05-19 09:16
1.肌源性萎縮:通常由肌肉本身的疾病引起,如肌營養不良癥。表現為近端型骨盆帶及肩胛帶對稱性肌萎縮,也有少數為遠端型。
2.神經源性肌萎縮:由下運動神經元及其損害所致。前角細胞及腦干運動神經核損害時,肌萎縮呈節段性分布,多見于肢體遠端,可對稱或不對稱,一般不伴感覺障礙,常出現肌束顫動。
3.中樞性肌萎縮:常伴有反射亢進或病理反射,多見于腦部病變,如腦血管疾病、腦部腫瘤等。
4.缺血性肌萎縮:多因動脈炎、血栓形成等導致肌肉缺血和無菌性壞死,如動脈硬化閉塞癥。
5.其他: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也可能導致肌肉萎縮。
總之,進行性肌肉萎縮的癥狀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判斷。如果出現疑似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