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關中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鼻炎,鼻腔黏膜炎癥,常見癥狀包括鼻塞、流涕、打噴嚏等。治療鼻炎,藥物選擇依據癥狀輕重及病因不同而異,通常包括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鼻噴劑、減充血劑、抗生素及免疫調節劑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3-05-24 08:32
1.抗組胺藥:適用于過敏性鼻炎,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緩解打噴嚏、流涕等癥狀。
2.糖皮質激素鼻噴劑:如氟替卡松鼻噴霧劑,用于減輕鼻腔炎癥反應,改善鼻塞。
3.減充血劑:如偽麻黃堿,短期使用可緩解鼻塞,不宜長期連續應用。
4.抗生素:針對細菌感染引起的鼻炎,如阿莫西林,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5.免疫調節劑:如孟魯司特鈉,輔助治療慢性鼻炎,改善癥狀。
治療鼻炎,藥物選擇應個體化,考慮病因及癥狀,遵循醫囑,合理用藥,必要時結合物理治療或手術治療,以達到最佳療效。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淵? 鼻淵是以鼻流腥臭濁涕、量多不止、鼻塞、嗅覺喪失、頭痛等為主癥的鼻科疾患。重者稱為“腦漏”。是臨床上的常見、多發病。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素問·氣厥論》中就有本病的記載:“鼻淵者,濁涕流不止也。”《景岳金書》也說:“鼻為肺竅…若其為病……時流濁涕而或多臭氣者,謂之鼻淵,又曰腦漏”。鼻淵相當于西醫學的急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和副鼻竇炎。它是鼻竇黏膜的急慢性化膿性炎癥,由于鼻竇開口細小,稍有狹窄和阻塞便影響鼻竇的通氣和引流而發生感染,一旦感染,則往往累及鄰近的鼻竇,所以統稱為鼻竇炎,臨床以上頜竇發病率最高。若束得到適當治療,反復發作,或患者體質虛弱,病情延誤易轉為慢性鼻竇炎。現代醫學還指出本病的發生與感染和變態反應有關,其病理改變也是混合性的,具有化膿性炎癥與變應性炎癥同時存在的特征。這是造成本病的遷延難治的原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