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邵銘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肝病)科
-
肝炎是指肝臟發炎的病癥,通常分為病毒性、藥物性、酒精性及自身免疫性等多種類型。診斷肝炎不能僅憑單一指標,需要綜合評估。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3-05-26 17:13
肝功能檢查中的門冬氨酸/丙氨酸比值(AST/ALT)可作為肝損傷的指標之一,但正常范圍內的比值并不能直接確認肝炎。要確定是否患有肝炎,需結合其他檢查結果和臨床表現。
1.血液檢測:除了AST/ALT,還應關注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堿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轉肽酶等指標。
2.病毒標志物:對于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檢測相應的病毒抗體或核酸。
3.肝組織活檢:必要時,通過活檢獲取肝組織樣本,觀察肝臟病理變化。
4.病史詢問:了解患者飲酒史、用藥史、接觸肝炎患者史等。
5.癥狀評估:疲勞、黃疸、惡心、右上腹疼痛等癥狀可能提示肝炎。
若疑有肝炎,應咨詢消化內科醫生,進行全面檢查以明確診斷。治療方案取決于肝炎類型,病毒性肝炎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療,其他類型可能涉及戒酒、停用損傷肝臟的藥物或使用保肝藥物。重要的是遵循醫囑,定期復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未確診前,不要自行用藥,以免加重肝臟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