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特定食物后頻繁腹痛腹瀉是什么病?
沒有規律的腹瀉,吃過東西后十分鐘左右會腹痛腹瀉(酸、辣、涼的食物較多見)兩到三次,排出稀淌便次數多時會有膠凍狀便。曾經的吃黃連素會減輕癥狀,但還會發生。想這是什么病?做腸鏡檢查未見異常(結腸,回腸等)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天明 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腦外科
-
進食酸、辣、涼食物后十分鐘左右腹痛腹瀉,多次排出稀淌便,有時有膠凍狀便,腸鏡檢查未見異常,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征、腸道菌群失調、食物過敏、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原因所致。 1.腸易激綜合征:這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腸道動力異常和內臟敏感性增高是主要原因。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能參與發病。癥狀常與飲食、情緒等有關。 2.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內有益菌和有害菌失衡,影響腸道正常功能,導致腹瀉。長期使用抗生素、飲食不均衡等可引發。 3.食物過敏:對某些食物中的成分過敏,進食后會引起腸道免疫反應,出現腹瀉等癥狀。 4.慢性腸炎:腸道長期受到炎癥刺激,腸道黏膜受損,影響消化吸收功能,易出現腹瀉。 5.消化不良:胃腸消化能力弱,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可引起腹瀉。 出現這種情況,應注意飲食調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治療方法包括調整飲食、使用藥物(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蒙脫石散、匹維溴銨等),具體用藥需遵醫囑。
2024-12-01 2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