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治療后指標變化及用藥調整的疑惑
我在癥狀不太明顯時由驗血報告判斷為甲亢,或者說發現較早,吃“丙硫氧嘧啶片”每天三粒一月后,驗血報告已經正常,改1日2粒,吃,2個月后化驗仍正常,又改1天只吃1粒,3個月后再化驗,還屬正常,只有三碘甲狀腺原氨酸(rt3)1.41高于參考值0.2,但醫生卻說這不要緊,主要是促甲狀腺激素(TSH)高,要我每天再吃半片“優甲樂”(左甲狀腺鈉片)一月后再化驗。我不明白TSH數據是6~10在參考范圍之內(2-10miu/L)怎么倒反不正常了?自我感覺每天還是一陣陣發熱,醫生卻說是我更年期反應,甲亢是一直熱。但我脾氣好多了,不常發火,體重也沒減輕,另外吃丙硫氧嘧啶片藥是抑制甲狀腺,怎么能再去促進甲狀腺激素呢?所以藥是買了,卻一直不敢吃。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平 主任醫師
河北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ICU
-
甲亢治療過程中,患者對指標變化、用藥調整及自身癥狀存在諸多疑問,包括 TSH 值在參考范圍內卻被認為不正常、用藥從抑制甲狀腺變為促進甲狀腺激素、自身仍有發熱癥狀等。 1. TSH 值:TSH 雖然在參考范圍內,但對于甲亢治療后的評估,不能僅看參考值。有時需要達到更理想的水平,以降低復發風險。 2. 用藥調整:丙硫氧嘧啶片抑制甲狀腺功能,而優甲樂的使用可能是為了微調甲狀腺功能,使其更穩定。 3. 發熱癥狀:更年期和甲亢都可能導致發熱,但二者的發熱特點有所不同。更年期的發熱多為陣發性,而甲亢的發熱通常更持續。 4. 脾氣和體重:脾氣變好、體重未減輕是甲亢病情得到控制的表現,但不意味著完全康復。 5. 治療監測: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甲亢的治療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患者應嚴格遵循醫囑,按時復查,積極與醫生溝通,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
2024-12-05 0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