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代紹武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風濕免疫科
-
頸椎疼可能由不良姿勢、頸部肌肉勞損、頸椎間盤突出、頸椎小關節紊亂、頸部外傷等引起。緩解方法包括調整姿勢、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中醫治療、適當運動等。 1. 調整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定時活動頸部,保持頸椎正常生理曲度。 2. 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牽引等,可改善頸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 3. 藥物治療: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能減輕疼痛和炎癥;肌肉松弛劑如氯唑沙宗,有助于緩解肌肉痙攣。 4. 中醫治療:針灸、推拿等中醫療法,對緩解頸椎疼痛有一定效果。 5. 適當運動:進行頸部伸展、米字操等運動,增強頸部肌肉力量。 頸椎疼痛若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頸部姿勢,預防頸椎疾病。
2024-12-04 12: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德廣 副主任醫師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骨科
骨科
-
您好,頸椎病是由于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產生頸肩部疼痛,或伴有頭痛、肢體麻痹等癥狀的病變稱為頸椎病。頭顱通過頸部與軀體相連,頸項部要承擔較大的活動并支持頭部重量,保持頭部平衡,所以容易發生勞損,并伴隨年齡的增加,發生退行性改變,出現上述癥狀。頸椎病尤其以第五、六頸椎和第六、七頸椎為多見。 頸椎病的常用治療方法: 1) 藥物治療: 可選擇性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對癥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 2)運動療法: 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癥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激發。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后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慢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3) .牽引治療: “牽引”在過去是治療頸椎病的首選方法之一,但近年來發現,許多頸椎病患者在使用“牽引”之后,特別是那種長時間使用“牽引”的患者,頸椎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牽引不但不能促進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相反牽引拉直了頸椎,反而弱化頸椎生理曲度,故頸椎病應慎用牽引療法。 4). 手法按摩推拿療法: 手法按摩推拿療法是頸椎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它的治療作用是能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來緩解癥狀,脊髓型頸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復位,否則極易加重癥狀,甚至可導致截癱,即使早期癥狀不明顯,一般也推薦手術治療。 5) .理療: 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一般認為,急性期可行離子透入、超聲波、紫外線或間動電流等;疼痛減輕后用超聲波、碘離子透入,感應電或其他熱療。 6) .溫熱敷: 此種治療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癥狀,有助于手法治療后使患椎穩定。本法可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癥狀較重時不宜作溫熱敷治療。 7). 嚴重有神經根或脊髓壓迫者,必要時可手術治療。
2024-12-04 12: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德廣 副主任醫師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骨科
骨科
-
頸椎疼可能由不良姿勢、肌肉勞損、頸椎病變、外傷、神經受壓等引起。緩解方法包括改變姿勢、物理治療、藥物治療、運動康復、中醫調理等。 1.不良姿勢:長時間低頭或仰頭會使頸椎受力不均,導致疼痛。應定時活動頸部,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2.肌肉勞損:頸部肌肉過度勞累,可通過熱敷、按摩來放松肌肉,緩解疼痛。 3.頸椎病變:如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質增生等,需要就醫檢查,明確病情,可能需佩戴頸托、牽引治療。 4.外傷:頸部受傷后要及時休息,若疼痛嚴重應就醫,排除骨折等嚴重情況。 5.神經受壓:可由頸椎病變或其他原因引起,必要時需手術解除壓迫。 6.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藥物緩解疼痛,但要遵醫囑。 頸椎疼痛若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4-12-04 18: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萬麗 主治醫師
秦皇島腎病醫院
其他
眼科
-
你好,頸椎病的癥狀很多。主要有頸后和肩背酸沉、疼痛、肢體發涼、上肢無力、手指發麻,惡心、頭暈,心慌,耳鳴舌麻。建議你到醫院頸部CT檢查確診。頸椎病只有對癥治療。理療、牽引、紅外線、推拿按摩治療。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不要睡高枕,不要伏案時間過長,經常活動頸部。注意防寒保暖。
2024-12-04 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