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明華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右手大拇指與食指接觸時發抖,可能關聯神經肌肉疾病、過度勞累、焦慮緊張、營養不良或特定姿勢觸發的生理反應。若癥狀持續或伴有其他異常,建議及時就醫評估,排除潛在疾病風險。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3-06-18 15:30
1.神經肌肉疾病:如帕金森病早期,震顫常在靜止時明顯,可涉及手指。
2.過度勞累:長時間重復使用手部,尤其是精細動作,可能導致肌肉疲勞,引發輕微顫抖。
3.心理因素:焦慮、緊張情緒下,交感神經系統活躍,可能引起手部顫抖。
4.營養不良:缺乏鎂、鉀等電解質,或維生素B12不足,影響神經傳導,造成手抖。
5.姿勢性顫抖:特定姿勢或動作下發生的生理現象,通常無害,放松后消失。
面對手部顫抖,首先調整生活習慣,保證充足休息,均衡飲食,減少精神壓力。若上述措施無效,或顫抖加劇,應尋求神經內科醫生的專業評估,以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關注手部健康,及時干預,有助于維護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