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檢查結果異常,病情如何及怎樣治療
11月份發現便血,現在便血大便每天3至4次肚脹愛放屁無疼痛感,腸鏡檢查是:清潔洗腸,欠清潔.鏡管插至橫結腸,腸腔內滯留物較多,影響觀察未能繼續進鏡,距肛門30cm以下乙壯結腸可見2個廣基黏膜隆起,色澤正常,表面光滑,約0.3cm大小,距肛門10cm直乙交界處黏膜中斷,僵硬浸暈型改變,結節壯腫物隆起,表面充血,糜爛,覆蓋黏液,約2*3cm大小,腸臂2/1受侵質脆. 想知道病情是否嚴重它和結腸癌比哪個重應該怎樣治療好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繼躍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科/胸部腫瘤內科
-
腸鏡檢查發現腸道存在多種異常情況,包括黏膜隆起、腫物、充血糜爛等。這可能是腸道疾病的表現,需要綜合評估病情,確定治療方案。常見的可能疾病有結腸炎、息肉、腫瘤等。 1. 疾病判斷:根據腸鏡描述,距肛門 10cm 處的病變可能是惡性腫瘤,但還需病理活檢明確。距肛門 30cm 以下的廣基黏膜隆起可能是息肉。 2. 病理活檢:通過對病變組織的活檢,確定腫物的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以及細胞類型。 3. 進一步檢查:可能需要進行腹部 CT、腫瘤標志物等檢查,了解腫物是否轉移及全身情況。 4. 治療選擇:如果是良性息肉,可在內鏡下切除。若是惡性腫瘤,早期可手術切除,晚期可能需要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 5.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氟尿嘧啶、奧沙利鉑、卡培他濱等,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6. 術后護理: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態,定期復查。 總之,對于腸鏡檢查發現的這些異常,需要進一步明確診斷,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2024-12-04 21:5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