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術后 IB 期,治療及預后如何?
2010年4月陰道出血不斷,將近一個月后,去醫院檢查,結果說是子宮內膜樣腺癌,部分區域透明細胞癌。 現在已經術后,子宮全切 雙側附件切除 淋巴結掃除 術后病理和之前檢查類似 1B期,子宮內膜樣腺癌,透明細胞癌伴鱗癌 現在術后19天。 術前說是子宮內膜癌部分為透明細胞癌。術中和術后說結果差不多,伴鱗癌好像,IB期。 請大夫幫忙分析下,需要繼續治療嗎?怎么樣治療為好?有沒有擴散可能,生命有威脅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繼躍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科/胸部腫瘤內科
-
子宮內膜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對于 IB 期患者術后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取決于多種因素,如腫瘤細胞分化程度、患者身體狀況等。一般來說,可能需要綜合考慮輔助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 1. 腫瘤特征:子宮內膜樣腺癌伴透明細胞癌和鱗癌,這種混合類型的腫瘤相對復雜。透明細胞癌和鱗癌成分可能增加復發和轉移的風險。 2. 分期評估:IB 期表明腫瘤局限于子宮體,但仍存在一定復發可能。 3. 術后治療:通常可能需要輔助放療或化療,以消滅可能殘留的癌細胞。常用化療藥物有紫杉醇、卡鉑、順鉑等。 4. 隨訪監測:定期復查腫瘤標志物、盆腔超聲、CT 等,有助于早期發現復發或轉移。 5. 身體狀況:患者的年齡、基礎疾病等身體狀況會影響對后續治療的耐受程度。 總體而言,IB 期子宮內膜癌術后仍需密切關注,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和隨訪方案,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024-12-04 1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