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療后頸部淋巴結增大是否正常
春節前后頭痛,后耳聾,現頭暈,沒胃口,耳聾,復視! (5月初)磁共振確診為鼻咽癌,報告為以下:MRI提示:1.鼻咽CA;2.兩側頸部淋巴結轉移CA。3.左則中耳乳突炎。4.副鼻竇炎。5.兩側大腦缺血灶。6.腦萎縮。 現在家鄉縣級的醫院做治療,35次放療已經做完,今天就要開始第一次化療了。但是放完療后頸部的淋巴結卻是比入院時更大了!做治療前,醫生說頸的兩邊有兩個淋巴結,一大一小,但很難用手摸不到;現在病人自己都可以摸到了(用眼睛都看得出來,很明顯突起),最大的淋巴結,入院時只有2.7CM,現在變成了3.3CM,且耳下頸部又摸到另外一個淋巴結了(且三四天就“長”大了一些),其它綠豆大小的小粒亦摸到一些! 放療期間淋巴結在增大增多,這邊的醫生給出的回答是化療三個月后會自動慢慢縮小或消失!我們對于這個非常擔心,亦有醫生提示自動消失的可能性很低的,建議我們轉院。所以想請問:放療期間淋巴結在長大,是否正常?或者是否說明第一次放療治療已經失敗了的?非常感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繼躍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科/胸部腫瘤內科
-
鼻咽癌患者在放療后頸部淋巴結增大的情況較為復雜,不能簡單地判斷是否正常。這可能與腫瘤的特性、治療反應、個體差異、炎癥因素以及潛在的其他疾病等有關。 1. 腫瘤特性:鼻咽癌本身具有侵襲性,可能對放療不敏感,導致腫瘤繼續生長和淋巴結增大。 2. 治療反應:放療效果并非立即顯現,有時在治療過程中,腫瘤細胞可能會出現暫時的增殖,后續可能會受到抑制。 3. 個體差異:每個人對放療的耐受性和反應不同,免疫系統的功能也有差別,這會影響治療效果和淋巴結的變化。 4. 炎癥因素:放療可能引發局部炎癥,導致淋巴結的炎性反應性增大。 5. 潛在疾病:患者可能同時存在其他導致淋巴結腫大的疾病,如感染等。 總之,鼻咽癌放療期間頸部淋巴結增大不能直接判定為治療失敗或不正常。需要綜合多種因素評估,包括進一步的檢查和觀察淋巴結的變化趨勢?;颊邞c醫生充分溝通,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后續的治療方案。
2024-12-05 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