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潔 主治醫師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三級
口腔組織病理科
-
50 歲女性走路時出現腳后跟疼、發酸且腿無力,可能是跟腱炎、足底筋膜炎、骨刺、腰椎間盤突出、骨質疏松等原因造成的。 1.跟腱炎:跟腱反復受到牽拉和微小創傷,引發炎癥。表現為腳后跟上方疼痛、腫脹。治療包括休息、熱敷、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 2.足底筋膜炎:長時間站立或行走,足底筋膜受到過度牽拉。癥狀為足跟底部疼痛,晨起時明顯。治療有物理治療如沖擊波,佩戴足弓支撐墊,口服塞來昔布等藥物。 3.骨刺:長期磨損導致跟骨骨刺形成,刺激周圍組織。疼痛多在站立或行走時加重。可通過休息、局部封閉治療,藥物可選擇美洛昔康等。 4.腰椎間盤突出: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引起下肢癥狀。常有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治療包括臥床休息、牽引、口服甲鈷胺營養神經等。 5.骨質疏松:骨量減少,骨骼強度下降。除了腳后跟疼,還可能有全身骨骼疼痛。治療需補充鈣劑和維生素 D,使用阿侖膦酸鈉等藥物。 50 歲女性出現上述癥狀,原因較為復雜。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 X 線、CT 等,明確診斷后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2024-12-04 1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