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育元 主任醫師
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腎陰虛和腎陽虛是中醫常見的病癥,癥狀表現不同,治療用藥也有差別。腎陰虛常見癥狀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潮熱盜汗、咽干顴紅等;腎陽虛常見癥狀有腰膝冷痛、畏寒肢冷、精神萎靡、面色蒼白、陽痿早泄、浮腫等。治療腎陰虛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大補陰丸等;治療腎陽虛常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桂附地黃丸等。 1.腎陰虛: 腰膝酸軟:腎陰不足,腰膝失養,導致酸軟無力。 頭暈耳鳴:腎開竅于耳,腎陰虧虛,不能上榮頭目,出現頭暈耳鳴。 失眠多夢:陰虛火旺,擾動心神,導致失眠多夢。 潮熱盜汗:陰虛生內熱,虛熱迫津外泄,出現潮熱盜汗。 咽干顴紅:陰液虧少,不能滋潤咽喉、面部,出現咽干顴紅。 2.腎陽虛: 腰膝冷痛:腎陽虧虛,不能溫煦腰膝,出現冷痛。 畏寒肢冷:陽氣不足,不能溫煦肢體,導致畏寒肢冷。 精神萎靡:腎陽為人體陽氣之根本,腎陽虛則精神不振。 面色蒼白:陽氣虛弱,氣血運行無力,不能上榮于面,面色蒼白。 陽痿早泄: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性功能減退,出現陽痿早泄。 浮腫:腎陽虧虛,水液代謝失常,水濕泛溢肌膚,出現浮腫。 腎陰虛和腎陽虛的癥狀和治療有明顯區別,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經專業中醫師辨證論治后,遵醫囑用藥,不可自行用藥。
2024-11-29 0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