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玉林 主治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耳朵流濃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部外傷感染、耳部腫瘤、耵聹栓塞合并感染等引起。 1.外耳道炎:多因外耳道皮膚受損后細菌感染。癥狀為耳部疼痛、瘙癢、流濃。治療常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鹽酸環丙沙星滴耳液等。 2.中耳炎:常見于感冒后,病菌經咽鼓管進入中耳。表現為耳痛、聽力下降和流濃。可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藥物。 3.耳部外傷感染:如挖耳不慎導致損傷。治療需先清潔傷口,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頭孢克洛。 4.耳部腫瘤:惡性腫瘤可能出現流濃,需手術及放化療。 5.耵聹栓塞合并感染:耵聹積聚阻塞外耳道,合并感染時會流濃。需先控制感染,再清理耵聹。 耳朵流濃不可輕視,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耳部衛生,避免污水入耳。
2024-12-05 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