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香雪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一科
-
缺乏精神可能源于多種因素,包括睡眠質量不佳、營養不良、壓力過大、缺乏運動以及潛在的慢性疾病等,需逐一排查。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8-08-04 17:16
1.睡眠質量不佳:充足的睡眠對精神狀態至關重要。若經常熬夜、失眠或睡眠中斷,可能導致白天精神不振。
2.營養不良:飲食不均衡或缺乏關鍵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鐵質等,會影響能量代謝,造成疲勞感。
3.壓力過大:長期處于高壓環境下,身體持續分泌應激激素,消耗過多能量,從而感到疲憊不堪。
4.缺乏運動:久坐不動會降低血液循環效率,減少氧氣和營養物質向大腦的供應,使人感覺疲倦。
5.潛在慢性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貧血、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會表現為持續性疲勞,需通過專業檢查確診。
面對持續性疲勞,調整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并管理好壓力,同時排除慢性疾病的可能,必要時就醫檢查,以恢復充沛精力。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常見 主治醫師
中原油田婦幼保健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沒精神考慮是氣虛的癥狀引起的,發困考慮是心脾氣虛的癥狀的,建議是考慮是補脾祛濕養心安神的治療原則助于改善癥狀。
2013-09-04 2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