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詠聰 主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科
-
心肌缺血,源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致心肌氧氣及營養物質供給減少,表現為胸痛、心悸等癥狀。治療策略從藥物控制到介入手術,依病情輕重而定。藥物治療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藥如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硝酸酯類藥物如硝酸甘油,旨在改善心肌供血。嚴重病例,可能需要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或冠脈搭橋手術。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3-09-17 08:39
1.藥物治療:初期治療以藥物為主,旨在緩解癥狀,防止血栓形成,控制血壓及血脂,減輕心臟負擔。常用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藥、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藥物等。
2.生活方式調整:戒煙限酒,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控制體重,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狀況。
3.冠狀動脈支架植入:適用于冠狀動脈狹窄明顯,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病例,通過介入手術在狹窄處放置支架,恢復血流通暢。
4.冠脈搭橋手術:對于多支血管病變、無保護左主干病變等情況,冠脈搭橋手術是有效選擇,通過建立新的血流通道,繞過堵塞部位,改善心肌供血。
5.持續監測與管理: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保持心臟健康狀態。
心肌缺血的治療目標在于改善心臟血供,控制癥狀,預防并發癥。多數情況下,通過綜合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部分患者甚至達到臨床治愈,但仍需長期管理,維持心臟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