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海峰 主治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眼科
-
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后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較為常見,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血壓異常、腦血管痙攣、頸椎病、貧血、耳部疾病等。 1.血壓異常:血壓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致頭暈。高血壓時,血管壓力增大,影響腦部供血;低血壓時,腦部供血不足。需要定期監測血壓,遵醫囑服用降壓藥(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貝那普利)或升血壓藥。 2.腦血管痙攣:血管收縮異常,血流減少。治療常使用尼莫地平、法舒地爾等藥物來緩解痙攣,改善供血。 3.頸椎病:頸椎病變壓迫血管和神經。通過物理治療、頸椎牽引等改善,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 4.貧血:血紅蛋白不足,攜氧能力下降。要明確貧血類型,針對性補充鐵劑、維生素 B12 等。 5.耳部疾病:如耳石癥、梅尼埃病等。可通過手法復位、使用改善內耳循環的藥物(如倍他司汀)治療。 總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出現頭暈目眩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
2024-12-05 0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