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溫瑞金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耳鼻咽喉科(聽力學)
-
鼓膜穿孔是指鼓膜上出現裂口或洞,這種情況可能由于感染、外傷或其他耳部疾病引起。其嚴重程度和自愈的可能性取決于穿孔的大小、位置以及導致穿孔的原因。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3-09-27 11:13
1.小穿孔與自愈:對于小型的鼓膜穿孔,尤其是由于中耳炎引發的,有時在炎癥消退后,身體自身的修復機制可能會促進鼓膜自愈,通常需要幾周到幾個月。
2.大穿孔與并發癥:較大的穿孔或慢性穿孔可能不容易自愈,可能導致持續的聽力損失、耳部感染和平衡問題。
3.外傷性穿孔:由外傷引起的穿孔,如強烈噪音或物體插入耳朵,可能需要醫療干預以防止感染并促進愈合。
4.治療選擇:如果鼓膜無法自愈,醫生可能會建議手術修復,如鼓膜成形術,以封閉穿孔并恢復聽力功能。
5.預防措施:避免水進入耳朵,減少感染風險,遵循醫生的護理建議,有助于提高自愈的機會或手術成功率。
鼓膜穿孔的嚴重性和自愈可能性因個體差異和穿孔具體情況而異。及時的醫療評估和適當的護理是決定能否自愈的關鍵。若出現耳痛、流膿或聽力下降等癥狀,應盡快就醫。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鼓膜穿孔? 尖銳的物體如棉簽、鉛筆意外地刺入耳內導致鼓膜穿孔;突然氣壓增加,如劇烈的爆炸聲,手掌打擊耳部、游泳或潛水;突然減壓亦可使鼓膜穿孔、聽骨鏈脫位、鐙骨骨折。斷裂的聽小骨碎片或異物可進入內耳。耳因咽鼓管阻塞所致氣壓改變引起。鼓膜穿孔若由感染所致,尚有發燒、全身乏力等癥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