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明春 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耳后根總爛可能由濕疹、皮膚感染、過敏反應、局部摩擦、缺乏維生素等因素引起。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yī),聽從醫(y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3-10-07 06:39
1.濕疹: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癥,可能導致耳后根皮膚發(fā)紅、糜爛、滲出。治療上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口服抗組胺藥如西替利嗪。
2.皮膚感染:細菌或真菌感染可引發(fā),表現為紅腫、化膿。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抗真菌藥如酮康唑乳膏。
3.過敏反應:接觸過敏原后可能出現,如金屬飾品。可服用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物。
4.局部摩擦:長期摩擦使皮膚受損。應減少摩擦,保持局部干燥。
5.缺乏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缺乏。可適當補充復合維生素B。
耳后根總爛的原因多樣,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在用藥時務必遵醫(yī)囑,同時注意保持耳后根清潔,避免刺激。如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