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國平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三級甲等
針推康復科
-
艾灸后起水泡,通常是由施灸過量、時間過長、皮膚薄嫩、操作不當、個人體質等因素所致。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3-10-14 11:30
1.施灸過量:艾灸時溫度過高或艾灸面積過大,超過了皮膚的承受能力。
2.時間過長:艾灸時間過久,對皮膚造成持續刺激和損傷。
3.皮膚薄嫩:某些部位的皮膚較為嬌嫩,如關節處、腹部等,容易起水泡。
4.操作不當:艾灸時距離皮膚過近,或艾條移動不及時。
5.個人體質:部分人皮膚較為敏感,對艾灸的反應較大,易出現水泡。
總之,艾灸后起水泡的原因多樣。若出現水泡,應注意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感染。若水泡較大或有感染跡象,應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