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鋒 主任醫師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
一級
小兒內科
-
拔罐后出水泡,可能是拔罐時間過長、吸力過大、皮膚敏感、體內濕氣重或操作不當等原因導致。處理方法包括局部護理、藥物治療、預防感染、調整飲食和注意休息等。 1.局部護理:小水泡無需特殊處理,保持局部清潔干燥,避免摩擦。較大水泡可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泡內液體,然后涂抹碘伏消毒。 2.藥物治療: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預防感染。如果疼痛明顯,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布洛芬等止痛藥。 3.預防感染:注意觀察水泡及周圍皮膚情況,如有紅腫、滲液增多等感染跡象,及時就醫。 4.調整飲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有助于恢復。 5.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勞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拔罐后出水泡一般經過正確處理可逐漸恢復。但如果癥狀加重或出現其他異常,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
2024-09-19 16:4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內病外治”的醫術。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