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健 主任醫師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康復醫學科
-
頸椎病采用針灸治療,可緩解頸部疼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炎癥吸收、調節肌肉緊張度、增加關節活動范圍,對癥狀控制有積極意義。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3-10-31 18:02
1.緩解頸部疼痛: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穴位,激活身體內啡肽釋放,達到鎮痛效果,適用于頸型頸椎病的疼痛緩解。
2.改善血液循環:針灸能擴張血管,加速局部血液循環,有助于減輕頸椎周圍組織的缺血狀態,促進損傷修復。
3.促進炎癥吸收:對于伴有局部炎癥的頸椎病,針灸能加速炎癥介質的代謝,減少炎癥反應,緩解腫脹和疼痛。
4.調節肌肉緊張度:通過針灸放松緊張的肌肉,減少肌肉痙攣,改善頸椎穩定性,減輕壓迫癥狀。
5.增加關節活動范圍:長期的針灸治療可以增強頸椎關節的靈活性,改善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針灸作為頸椎病治療的一種輔助手段,尤其適合慢性期和恢復期患者,能有效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舒適度。但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結合其他治療措施,以達到最佳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