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彥素 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婦科
-
鼻中隔手術存在一定風險,但在正規操作下風險通常可控。風險包括術中出血、感染、鼻中隔穿孔、鼻腔粘連、嗅覺改變等。空鼻癥是一種罕見的并發癥,但并非必然發生,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手術方式、個體差異、術后護理等。 1. 術中出血:手術過程中可能損傷血管導致出血,醫生會及時止血處理。 2. 感染:若術后護理不當或手術環境不潔,易引發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治療。 3. 鼻中隔穿孔:手術操作不當可能造成,小穿孔可能無癥狀,大穿孔會影響呼吸和嗅覺。 4. 鼻腔粘連:術后鼻腔黏膜愈合不良可能發生,可通過分離粘連處理。 5. 嗅覺改變:可能暫時或永久性出現,與手術損傷嗅神經有關。 6. 空鼻癥:多因過度切除鼻甲組織引起,術前精準評估和規范手術可降低風險。 總之,鼻中隔手術雖有風險,但醫生會嚴格評估和操作,患者術后做好護理,能有效降低風險。出現異常應及時就醫。
2024-11-28 19:0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是鼻中隔向一側或兩側偏曲或局部突起,影響鼻腔生理功能或產生癥狀時,為鼻中隔偏曲,偏曲一般呈c形或s形,若如呈尖錐樣突起,則稱骨棘或矩狀突(spur);若呈由前向后的條形山嵴樣突起,則稱骨嵴(ridge)。鼻中隔稍有偏曲一般為正常狀態,只有當鼻中隔明顯地向一側或雙側偏曲,并由此引起某些癥狀時,才視為病變。鼻中隔偏曲可分為先天性畸形和某些病變引起的繼發性偏曲兩種。 查看全文»